“海帆沉影——舟山群岛水下考古十五年特展”隆重开展

“海帆沉影——舟山群岛水下考古十五年特展”隆重开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5-30 16: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临海而居,依水而生,自古至今,海域都是舟山人民不断开拓探索的秘境,这份探索不仅寄托着舟山人民丰衣足食的生活期望,也涵养着舟山人民开拓进取的搏浪精神。

这种搏浪精神激励着考古人向海洋的深处进发,一段段深埋海底的历史,一件件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物,由此缓缓揭开神秘的面纱。

200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舟山工作站”(现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舟山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舟山有了能够系统组织开展全市范围水下文物调查、发掘、保护和研究工作的专业机构。随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入,无数精美文物不断“浮”出水面,承载着过往的记忆,向人们诉说着历史。

2023年5月18日上午,由舟山博物馆和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舟山工作站)举办的“海帆沉影——舟山群岛水下考古十五年特展”在舟山博物馆隆重开展,5月18日至8月20日期间,观众可亲临博物馆近距离体验“水下考古现场”。

此次特展主要陈列舟山水下考古历年发现的采集文物和出水文物等标本,另外还展出了舟山水下考古队员参与过的国内重要调查发掘项目发现的部分出水文物,主要包括来自辽宁、福建和南海等海域沉船上的精美文物,以及水下考古潜水装备和文献档案等实物,并加入了VR潜水体验、亲子互动打卡拍照等活动,向观众真实还原水下考古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以及发现的成果,让观众真切感受水下考古的科技含量,了解水下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包容、开放、进取是海洋文化的核心,海洋文化遗产是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海帆沉影——舟山群岛水下考古十五年特展”,以精巧的展陈回顾舟山水下考古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间接开展一场人与海洋间的对话,以期增强人们保护海洋文化遗产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供稿:舟山博物馆,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图片由潘玮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