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桥梁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产品上线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3-14 14:16
2023-03-14 14: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用科技力量,做桥梁安全运营守护者!”智囊团专家桥梁产品负责人在3月3日举办的城市生命线产品发布会上坚定地说道。桥梁作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行关乎着城市的正常运行。

辰安科技下属子公司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泽众)在会上发布全新桥梁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产品该款搭载新型桥梁监测技术的产品一经发布,让“科技助力桥梁安全”再次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410.jpg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国是桥梁大国,各式各样的桥梁跨越了山川和平原、渡过了江河与大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然而,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桥梁总数40%超过25年以上,进入了“老龄”桥梁,外加近年来多起在役桥梁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且社会反响强烈。如何能够避免桥梁事故的发生,保障桥梁安全运行,一直是行业内的焦点话题。

本次推出的新一代桥梁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不仅可以采集更有价值的数据结果,还能避免数据丢失的情况,最主要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转化出桥梁管理单位需要的数据,支撑桥梁管理决策过程

420.jpg

该产品搭载了新一代自研设备----桥梁前端预处理主机,它具有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能够对前端的大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及二次处理应用,解决了桥梁监测领域“一多、一大、一差”(即传感器数量多、数据量大、数据质量差)的第一大痛点问题。同时,它还支持各类传感器集成,提供工业级双镜像系统保护,从而避免数据丢失,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长达近5000小时!

众所周知,如果只对数据进行采集而不分析应用,就难以发挥监测系统的价值,针对桥梁监测领域第二大痛点问题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新一代桥梁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拥有巨大的优势。

数据的挖掘在于算法模型,合肥泽众基于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桥梁监测实验平台研究病害机理,将积累的上千座不同结构桥梁病害数据及特征,利用AI技术与力学分析相结合,研发相关算法模型,包括重载车辆识别、支座/伸缩缝异常识别,结合动态+固定阈值,实现对常见桥梁病害/风险的精准识别预警,并基于实验平台复现病害,反复地进行模型训练及验证,提高精准度。

以支座异常识别模型为例,在大量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基础上,系统通过对数据长期趋势拟合分析,并利用相关性理论识别异常数据,从而达到支座脱空、变形识别的目的,曾准确识别支座位移异常事件。目前相关预警的案例有30多起,预警准确率行业领先,累计应用于全国10多个地市,百余座桥梁。

又如重载车辆识别模型,系统可以通过融合结构响应数据和车辆荷载数据,利用AI技术进行特征提取、迭代训练模型,可通过结构响应数据准确识别重载车辆。目前已有超过20000余起预警案例。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为确保桥梁安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是关键。新一代桥梁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产品已初步显现优势。合肥某跨河桥出现重载车辆拥堵事件预警,从预警到解除,整个处置流程不到1小时,高效而迅速。

桥梁的健康监测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发布的桥梁安全监测系统产品,将为桥梁的健康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保障城市桥梁安全运行,推动桥梁行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