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外国语学院学子赴泉州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文化遗产保护的“晋江经验”,更好地了解、宣传、推广泉州优秀传统文化,1月17日至2月3日,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刺桐踏古寻今”实践队自发组织前往鲤城、晋江等地,在非遗古城泉州展开寒假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利用情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体会木偶文明,传承非遗文化
泉州提线木偶戏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传统戏剧。作为我国不间断传承历史最长、文化积淀和艺术积累最丰富的傀儡戏剧,它享誉国内外,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千百年来,泉州提线木偶与闽南语系民众相伴共生,成为传达当地传统文化和民众情感的艺术载体。
1月17日,“刺桐踏古寻今”实践队前往苏廷玉故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进行调研。在国际木偶大师林文荣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们对提线木偶戏进行了观赏与亲身操作,并对林文荣大师开展了关于“如何保护和传承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访谈,最终结合专业特色拍摄、制作了有关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英文纪录片与短视频。
在与林老师傅的沟通交流中,实践队成员们意识到,文化传承绝非孤芳自赏,在非遗文化的厚重底蕴中注入时代因子,赋予时代活力,与普通民众建立共生共长的关系,这才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此外,青年与非遗是和谐共生的话题:非遗之于青年,是滋养性格、提升涵养的佳品;青年之于非遗,是传承之火生生不息的护航人。当代青年人要有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意识,不论是作为主角的专业戏剧表演者还是业余爱好的观赏者,都应在自己的位置上为民族优秀传统技艺的传承奉献出属于青年的力量,为这一朵艺苑奇葩的绽放浇上青年的水分。正如林老师傅所说,“保护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
学习晋江经验,体验世遗魅力
1月31日,实践队前往晋江经验馆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晋江经验的历史背景、践行发展以及传承创新,学习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晋江经验”,领悟其重要指导意义与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汲取精神力量。
通过参观展馆,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近年来,晋江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精神,着力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好文物古迹并合理创新利用。文化个性造就经济个性,经济反哺促进晋江文化之根愈加强壮。晋江市一手抓固态保护,一手抓活态传承,整体优化城市环境、创业环境、人文环境,以“文气”聚“才气”,让晋江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迸发新的活力。今天,历久弥新的“晋江经验”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正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唱响文化新业态。
随后,实践队前往世界遗产城市核心区鲤城,参观开元寺、南外宗正司遗址、府文庙等代表性古迹遗址,通过实地走访泉州古城老街巷陌,进一步了解鲤城在加强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等方面的生动实践。
踏访传统村落,感受创新文化
2月1日,实践队来到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参观枪楼、侨批馆、德养楼、朝东楼等建筑,领略古厝创新发展的魅力,学习新形势下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突破传统、相互促进的经验。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梧林传统村落完整的百年建筑群,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引入文创、非遗、文化行馆等高端文旅业态,在传统建筑中注入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梧林,实践队感受到了传统建筑的鲜活时尚、生机焕发,历经600多年沧桑的闽南古建筑群正洗尽铅华、悄然新生,散发出新的活力。
深入座谈交流,体会基层工作
2月2日,实践队前往鲤城区鲤中街道新峰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与区文旅部门工作人员、街道社区干部开展座谈交流,结合实际就如何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推动遗产管理取得成效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鲤城区在古城改造中保留建筑原有的独特风味,坚持“修旧如旧”,申遗成功后更是深度挖掘古建筑中丰富的人文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文化,在今年春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成为了泉州文旅结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文旅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构建正面畅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不仅能够“接地气”,而且更加有质量、有水平。同时,他们也建议实践队成员用外语将古城文化正确传递出去,讲好古城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此次座谈让实践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身为一名外语人在未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信念。
培养文化传承人,推动非遗进课堂
2月3日,实践队来到灯洲社区,与泉州圆梦义工服务中心、灯洲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灯洲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开展了公益性文化思政课宣讲。实践队成员将实践成果带入课堂,通过“玩转非遗”、“古城遗迹我知道”、“学习晋江经验”、“巧手制花灯”四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泉州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弘扬优秀文化遗产,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承流转,培养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人。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实践队队员们深入体会晋江经验,实地感知泉州独特的优秀文化遗产,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保护好、传承好、活态利用好泉州的世界遗产项目仍然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作为当代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有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用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青年文化自信,以青年文化自信推动民族文化自信自强,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