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窖典藏平台,引燃收藏级酒产市场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2-08 10:11
2023-02-08 10: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你平时买酒的用途是什么?走什么渠道购买?

最近一个名为“时窖典藏”的收藏级酒类交易平台引发热议,顺势推出的全新千元级产品——“收藏级茅派手作酱香”也备受关注。

这个异军突起强势进入酱酒市场的“茅派手作酱香”到底是何方神圣?品牌标榜“收藏级”的底气在哪里?又有多少人愿意为其买单?

千元定价,依据何在?

“收藏级茅派手作酱香”进入大众视野,除了精美大气的产品外观和极具争议的品牌定位之外,它的价格也备受关注。

目前,“时窖典藏”平台在售两款酱产品为鸿运·龙抬头、碧海潮生·运如海,价格分别为1369和919,规格均为500ml,53度酱香型,外观设计大气奢华。

鸿运·龙抬头

  碧海潮生·运如海

作为一款全新的产品和一个全新的品牌,起步价高达数千元,这让人不禁好奇,来势汹汹的“茅派手作酱香”,背后是什么来头?

何为茅派手作?

据时窖相关人员介绍:“收藏级茅派手作是指更高品质的酒体、独特的收藏价值和极佳的社交属性。”

据了解,时窖提出的“茅派手作”新概念,是基于传统大曲酱香的基础上,完全自然发酵、自然生香、小批量手工勾调,通过研究主力消费群体的年龄、口味、情感诉求、文化环境、社交心理和审美等变化,制定全新的品鉴标准,实现对酒体的“品质动态升级”。

据胡润发布的2020中国老酒白皮书的数据显示:

近六成高净值饮酒人群通常是出于非商、政务目的而自己购买白酒,如自饮、家庭宴请、送亲友、收藏投资等。在购买非商、政务用的高端、次高端白酒时,相比品牌,他们更重视白酒在口感、香型、白酒年份及饮后舒适度方面的表现。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消费者对酒品的诉求会随年龄、口味、情感诉求、文化环境、社交心理和审美等变化而变化。

收藏属性何来?

众所周知,具有收藏属性的酱香型白酒一般具备这些特点:1.稀缺性2.增值性。

稀缺性方面,高品质酱香型白酒的酿酿造周期为一年,是所有白酒中酿造周期最长的,还要3-5年的储存,至少5年才能够灌装出厂销售。巨大的时间成本,再加上酱酒的出酒率低,导致产量有限。其次,酱酒的地域性限制也是影响酱酒的产能的主要因数,有句话说:离开茅台镇,酿不出好酱酒”,正是这个原因。上文提到“茅派手作”是基于传统大曲酱香而来,其稀缺性略胜一筹。

1

增值性方面,增值性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增值性、和市场增值性。自然增值性表现在高品质酱酒“越陈越香”的共识。酱酒特殊的酿造工艺决定了它能够充分利用微生物群并发挥它们自身的效应,使其达到“越陈越香”的境界。“茅派手作”显然具有自然增值属性。

市场增值性方面,就目前“时窖典藏”末次成交价来看,以2023年1月首发款鸿运·龙抬头为例,出厂零售价为1369元,截至2023年2月初的市场价已经涨到了1499元,累计增幅为9.5%。

从增值率来看“茅派手作”的资金保值增值属性明显。但没有品牌沉淀的“茅派手作酱香”一来就兵出奇招,直指收藏级,定价高昂,消费者真的会买单吗?作为一个打破常规、引领市场全新开端的行业“创新者”,“茅派手作酱”让市场和消费者眼前一亮。但鸿运·龙抬头1369元一瓶的售价,也颇受争议。

此前,有行业人士表示,无论是概念的创新还是较高的价格,对市场的实际接受度表示担忧。也有白酒行业专业人士非常认可其创新价值,并称随着消费的升级,只要有“收藏”价值相匹配,过千的价格也不乏受众。“茅派手作酱香”进入市场以后,前期主要消费群体是部分资本市场的从业者,这很大程度来源于对新产品的好奇。

“茅派手作”的出现对现有酱酒市场有何影响?

1.对传统酱酒理念的冲击

我们不禁会思考,一款酒的诞生到底是消费环境变化的结晶,还是由厂商来对消费者进行洗脑营销的诱因。

目前市场的酱酒消费群体年龄在30——55之间。随着时间的变化,未来年轻群体将引来酱酒消费的高峰。但是不同于老派,新的消费群体在饮食习惯、文化习惯方面有了巨大的改观。但传统酒厂还在拿过去的市场环境来进行强迫消费。这无疑脱离了消费者,是没有品鉴价值的厂商自嗨行为。所以酒品的品鉴价值应该由市场主力消费群体来决定,而不是由所谓的传统工艺来决定,“茅派手作”的出现无疑会颠覆这一传统理念。

2.带动生产标准提升

消费者对酱香酒的生产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酱香型白酒企业可能会提升生产工艺要求,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厂商为了以保证其质量和品牌形象,只能被迫提高生产成本,从而带动整体价格提升,对中低端酱酒市场会有很大影响。

3.新品牌涌现:如果收藏级酱酒在市场站稳脚跟,新的收藏级酱酒品牌也可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加入市场竞争,抢占市场份额。

近几年来,一些酒企相继推出价格高昂的产品,可能有占位或其它考量,也不可否认,目前的酱酒市场“收藏级酱酒”确实是一个缺口,没有多少酒企敢打收藏级标签,这种现状对于“收藏级茅派手作酱香”来说也许是一个换道超车得好机会。(通讯员:粟彪)

(粟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