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方与其堆砌失实指控 不如积极寻求对华合作

英国在2020年脱欧后虽然重获自主权,但却自甘堕落成为美国的附庸,积极配合华府压制中国。

英方与其堆砌失实指控 不如积极寻求对华合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2-05 14: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英国在2020年脱欧后虽然重获自主权,但却自甘堕落成为美国的附庸,积极配合华府压制中国。例子包括,英国答应美国要求,禁止华为参与其5G网络建设,以及跟从美国敌视香港等。现在中国迅速冒起,势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而英国为了取悦美国积极配合其反华政策,损害了自身的对华影响力,实在愚不可及。

香港97年回归后,英国每半年就香港事务发表报告。早期的报告还费功夫佯装一下客观持平,如今这些报告已沦为彻头彻尾的反华政治宣传工具。

在上月发表的最新一期报告中,《港区国安法》再次成为攻击对象,相关指控错漏百出、拙劣不堪。英国外相祁湛明在报告中宣称国安罪疑犯被长期拘禁,获准保释机会渺茫。但事实是,香港去年约有25.7% 的国安疑犯获准保释外出。事实上, 香港审理国安案件的速度远超英国审理同类案件。据报道,英国在去年平均用了708天审理一宗国安案件,是香港的两倍以上,以致许多疑犯被长期关押。

祁湛明又指责特区政府引用《港区国安法》的域外效力控告位于伦敦的反华机构“香港监察”。讽刺的是,英国政府现正协助和怂恿华府行使其《间谍法》的域外效力,尝试把维基解密创办人阿桑奇引渡到美国受审。阿桑奇因把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恶行公诸于世而被华府通缉;英国自愿协助美国捉拿阿桑奇,为何却指责香港特区政府缉拿反中乱港人士归案呢?

此外,报告的序言指控特区政府引用殖民地时代制定的煽动罪“打压异见声音”,这一指控实在是莫名其妙!港英政府于1938年颁布煽动罪,法例自始用作处理社会骚乱,在50至60年代更用以控告多份亲中报章。当时英国政府并没有对此说三道四。另一边厢,美国也引用“煽动性阴谋罪”来起诉四位有份参与2021年1月国会山庄骚乱的右翼民兵组织成员,英国政府也没有就此事提出非议。如今特区政府引用煽动罪来打击犯罪活动,英国又凭什么口诛笔伐呢?

祁湛明又指称“香港司法机构必须遵从北京推行的法律和价值观”,这根本是信口雌黄。只要稍为翻查资料就会知道:香港大部分法律于97年前制定,因此,司法机构所执行的法律大多源自英国,并非北京。

倘若祁湛明所指的是《港区国安法》,他应该同时指出国安法的重要条款,包括第4条规定特区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时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列明的权利和自由。

相比之下,英国最新颁布的《2021年国家安全与投资法》对保障人权只字不提,更没有提到要秉持《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一点祁湛明心知肚明。此外, 英国国会目前正在审议的《国家安全法案》也是同等严苛,而且可能会损害新闻自由。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一旦一个不受制衡的政府上台,该法律会变成一件便利的镇压工具。英国自己正在制定严苛的法律, 却指摘港区国安法, 实在虚伪。

祁湛明在报告的序言中特别提到英籍法官韦彦德和贺知义于去年3月辞任香港终审法院职务一事,又套用前外相卓慧思的用语,宣称再没有理由支持英籍法官在香港终审法院任职。然而,他并没有指出终审法院还有十位外籍法官把关,当中六名来自英国。他们对终审法院充满信心,均无意辞任法官职务。

祁湛明有意混淆视听,让人误以为这两位法官是自愿请辞的。多得两位知情人士,如今终于真相大白。前港督彭定康于去年11月6日接受采访时透露,卓慧思曾经要求英籍法官辞任香港终审法院,他的言论印证了外界的猜测。

此外,保守党人权委员会副主席罗杰斯也曾提到,“英国政府召回两位法官是正确之举”,由此证明彭定康所言属实。

报告最后再次抛出反华派惯用的陈词滥调,责难“中国没有遵守《中英联合声明》”。事实上, 《中英联合声明》早已被《基本法》取代。更何况“黑暴”肆虐期间,暴徒和反中乱港分子受到英国等地的敌对势力怂恿,想方设法破坏“一国两制”。香港在危急关头,美国以及其“五眼”盟友没有出手相助,幸好北京果断出手,“一国两制”才得以保存。

如今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法治和生活方式获得更好保障,香港前景光明,这一切绝非英国政府和反华政客的功劳。

虽然英方在报告中大放厥词,祁湛明仍惺惺作态地表示尽可能在多个领域与特首李家超进行建设性合作。但合作需要双方积极配合,若果英国真心寻求合作,就必须放下仇华心态、真心实意寻求合作。毕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在七国集团当中,英国将会是唯一一个出现经济衰退的国家。辛伟诚政府应当把国家利益置于意识形态斗争之上。

倘若英国真心希望香港迎来新篇章,就得摒弃以往的政治宣传,证明自己真心实意充当合作伙伴,着手与特区政府进行建设性对话。英国的长远利益是建基于对华紧密合作,而不是做美国的跟班和应声虫。

(作者:江乐士)

作者是香港前刑事检控专员,本文原文发表在英文《中国日报香港版》评论版面。

 

(江乐士)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