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胡集书会:“黄河故事”新说唱 曲艺古韵焕新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2-03 12: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2-03 12: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2日,2023年胡集书会精彩登场,阔别三年的线下胡集书会强势回归,首次实现线上线下“双演”合璧,800年的老汤熬成的文化大餐令人回味无穷。

本届书会以“赶黄河大集 品曲艺古韵”为主题,线下包括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送欢笑”走进山东惠民专场演出、小书场曲艺节目展演等,专场演出突出主题,小品《黄河守护人》、群口山东快书《黄河边 黄河滩》等优秀曲艺作品展示了黄河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第一次来到胡集书会现场的观众吕玉林说:“非常壮观,内容也比较多,第一次参加印象非常深刻。”

“我今天说的这位孙武那更是了不得,他所著的《孙子兵法》被后人尊为天下第一兵书……”会场两侧街道上的小书场曲艺节目上,当地曲艺名家刘春荣带来《孙武子拜师》等经典节目,优美动人的唱腔、细腻入微的表演,让观众深刻感受地方曲艺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刘春荣是山东滨州市惠民县曲艺艺人,“说的是我们当地兵圣孙武圣人的故事,我们在台上表演的一看台下老百姓都乐呵呵的,我们就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大伙儿一乐我更乐。”

除了本土艺人,展演现场还吸引河南、辽宁等省内外艺人140余人,河洛大鼓、单弦、评书等22个地方特色曲种轮番竞技。

“每逢正月十二,各地的艺人来到胡集登台献艺,我来自河北,是京东大鼓的代表性传承人,来到咱们胡集,带来的节目是《二十大精神是指路明灯》,也就是我们把宣传二十大精神,贯彻二十大精神融入进去,入脑、入心,为振兴乡村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国家级非遗项目“京东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子龙向记者介绍。

胡集书会始于宋元、兴于明清,沿袭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每年正月十二在胡集镇如期举行,被誉为中国曲艺界的“活化石”。本届书会还在线上开展优秀曲艺作品网络展播活动,自2月2日持续到2月5号。除此之外还举办了“山东手造 惠民名品”展销会等活动。

“今天的气温有些低,但现场群众的热情非常高。仅一上午时间,就吸引群众10万人次,恢复到了2019年书会盛况。今年的书会是全省“黄河大集”春节季系列活动之一,创新‘书会+’理念,实现了线上线下‘双演’合璧,推动曲艺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推动胡集书会焕发生机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接下来,我们将常态化开展‘曲艺进校园’活动,继续实施‘政府买单、送书下乡’工程,策划开展更具吸引力的、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更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满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惠民县委副书记、县长许健对胡集书会的传承与发展赋予了更多规划与期许。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