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展庭院经济 打造群众增收致富新亮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6 15:4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26 15: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从盖起了‘微小棚’并配备光伏发电板,闲置的老宅子焕发了新生机,实现了‘光菇互补’多重收益。”12月26日,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镇由庄联合村李奎林在自家的花菇种植“微小棚”里查看花菇长势。据李奎林介绍,在这里仅需0.5亩闲置土地资源,就可以建设一个花菇种植“微小棚”,由镇启明合作社提供技术、菌种并回购所有产品,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收益看得见。

近年来,庭院经济以其经营灵活、管理方便、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和优势,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临清市积极盘活农户房前屋后及院落的闲散的空间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发展不同类型、多种经营模式的庭院经济。结合各村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综合农户经营意愿和自身特长,探索庭院经济小养殖园、小文化园、小菜园、小果园、小作坊、小游园 “六小”建设形式和 “三大”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278户,建设家庭养殖园、家庭作坊、家庭菜园等3007处。临清市八岔路镇赵塔头村脱贫户赵桂明,利用院子空地发展果蔬立体化种植,年增加收入1万余元;尚店镇尚店村村民赵风娜利用家庭沿街房开办蛋糕店,在走访调查员的帮助下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相关证照办理,并从银行获得5万元农村青年创业支持资金。

在因地制宜,推动庭院经济发挥实效的同时,临清市做好融合文章,拓展庭院经济延伸功能。充分发挥庭院经济外溢效应,推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以庭院经济建设为契机,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指导村民将自家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空闲区域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全市今年累计清理坑塘750余个、整治残垣断壁355处、铺设院内石板路花砖100多万平方米。开展“美丽庭院”“绿色庭院”“增收庭院”“星级胡同”等评选活动,设置红黑榜,对环境较好、利用高效、整理有序、运转良好的庭院给予红榜表扬和积分奖励,反之给予黑榜亮相和积分扣除,以家庭 “小美”推动乡村文明 “大美”。深化 “互联网+庭院经济”建设,培训引导农户通过短视频营销、直播带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今年累计组织开展电商人才实战化培训16次,培训农村乡土电商从业人员1230余人次,进一步推动庭院经济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