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奇台县供电公司:供电充足可靠 “小香馕”成了大产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13 17:3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13 17: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12日,在位于新疆奇台县西北湾镇二屯村打馕一条街,空气中弥漫着烤馕的香气。当天,昌吉市奇台县供电公司东湾供电所员工正仔细检查馕加工作坊内的生产设备及供电线路运行情况。

“以前用纯手工打馕,产量低、收入少,只从买了和面机,我每天能制作近800个馕,一年能挣十几万,还不耽误农活,收入也提高了好几倍。现在干啥都离不开电,供电工作人员服务真好,我明年准备再扩大一些。”二屯村打馕一条街上打馕规模较大的努尔买买提·阿不力米提望着热气腾腾刚出炉的金黄油馕,对今后生活充满信心。

目前,像努尔买买提·阿不力米提这样的传统打馕加工坊,包括打馕一条街,在西北湾镇二屯村共有28家,每天共打囊11300余个,85%销往乌鲁木齐等地。

二屯村党总支书记喻呈钊表示,今后,二屯村将做大做强馕产业,充分利用距离首府乌鲁木齐近的地理优势和现有的销售网络,进一步扩大在乌鲁木齐的市场占有率,让二屯村的馕香飘遍疆内外,通过打馕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为了满足馕产业用电需求,2018年以来,奇台县供电公司累计为二屯村新建10千伏线路18.1千米,低压线路4.8千米,更新变压器7台。此外,该公司还推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转变,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全面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感。

有了可靠的供电保障,二屯村馕产业更有底气。从和面、到烘烤,逐渐实现了电气化,省工省时又省力,烤馕产量明显增加,质量也得到了保证。“今年西北湾镇提出要立足特色,强抓机遇,让‘小香馕’成为大产业,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饭碗’。”镇长赵娟介绍说,现在,二屯村打馕大户和专业户有30家,每天生产馕上万个,每天的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同时解决富余劳动力80余人。在充足电力的保障下,奇台县每天生产各类馕品6万余个,实现年产值预计1.08亿元。

奇台县供电公司一直把馕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定期组织供电员工对打馕供电设备、线路等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打馕用电安全稳定。

今年7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薛所长,打馕和面机不转了,快过来帮忙看看吧。”二屯村打馕老板加帕尔·热依木打电话给西北湾供电所所长薛建新。

薛建新和同事立刻赶到现场,经过近1个小时的排查,发现面食加工坊里的电缆出现了漏电短路故障。几个人更换了故障电缆,为加工作坊恢复了供电。“如果今天不换电缆的话,很可能要发生触电和损坏设备,后果不敢想象。”加帕尔·热依木说。

受疫情影响,今年8月初到现在,薛建新和同事先后10余次来到打馕一条街,帮助检查用电线路、用电设备,保障打馕间用电可靠。

发展馕产业是该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二屯村发展馕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馕产业将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