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迎来新纪元

据俄罗斯自由媒体网12月11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在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后不久即出访了沙特,这反映出中国的优先考虑事项。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迎来新纪元

来源:参考消息 2022-12-13 15: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参考消息网12月13日报道 据俄罗斯自由媒体网12月11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旨在深化中沙关系的众多文件。

报道认为,这种关系并非徒有其表,而是有着深刻内涵。峰会上订立了多项协议,其意义不仅是巩固中国与沙特的关系,还在于加强中国在整个阿拉伯的影响力。

21个阿盟国家领导人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首届中阿峰会。这意味深长,彰显该地区对与北京关系的重视。中国被视为不仅可以确保稳定,还能发挥重要经贸伙伴作用的超级大国。同时,它从不做中东君主制国家的“教师爷”,强迫它们接受某些“潜规则”。中国也有兴趣同阿拉伯世界保持良好关系。如今,北京不仅与沙特,还与阿盟22国绝大多数成员关系密切,无论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倾向如何。中国在当地的基建投资也对巨大的外贸额形成补充。

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反过来有助于巩固阿拉伯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性,推动它们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更加密切地互动。

12月5日,2022中国-阿拉伯媒体合作论坛5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新华社发)


《俄罗斯报》12月12日的文章分析了为何习近平访沙是中国外交的关键事件。

文章指出,双方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愿景”对接实施方案。利雅得举办了盛大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

这一切无疑表明,中国已深入该地区。即将上马的项目意味着长期技术合作,而不仅是金融和贸易合作。也就是说,我们将能在5到7年内见证这种伙伴关系的初步重要成果。沙特向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开放市场至关重要,此举体现北京和利雅得的高度互信。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国缺乏和中东打交道的经验。在专家看来,中国外交只在亚洲,首先是在中亚和东南亚顺风顺水,却没有为与中东国家的互动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北京与中东伙伴的关系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突破。

但我们看到,中国的外交日臻完善。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1日的社论指出,接触是各方应对挑战的关键。

这篇社论认为,最重要的是,习近平与沙特及其他地区领导人的会谈反映出,鉴于俄乌冲突给全球能源市场造成的压力,在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世界秩序正在发生变化。


沙特已调整其外交关系,以加强沙中关系。事实是,中国作为贸易伙伴、能源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沙特发出了明确信息,即不止与一国交好。

习近平在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后不久即出访了沙特,这反映出中国的优先考虑事项。

在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战略伙伴关系、自由贸易和投资——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与该地区进行更多接触,这将使各方受益。这是实现经济增长、维持稳定和增强信心的最可靠途径。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