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马村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13 13:5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13 13: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焦作马村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直面问题,查找短板、研究措施,动员全区上下要树牢久久为功的理念,聚焦争先进位、冲刺第一方阵,聚焦抓长补短、全面提升指标,聚焦第一责任、兑现奖优罚劣,以毕恭毕敬的工作作风、如履薄冰的谨慎心态、筚路蓝缕的拼搏精神,创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马村保驾护航。

区委书记师少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峰主持会议,区领导李亚明、赵力、樊志强等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前期工作存在问题、营商环境评价攻坚台账完成情况排名和任务清单,2家单位作了表态发言,与会领导提出了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马村区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把企业服务作为头等大事,深入落实“四个直达”,扎实开展“1+21”优化提升行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创新推出“马上办”APP服务平台、“企业家早餐会”、容缺办理等一批“马村品牌”,提出“一极两城三基地”战略定位,作出智慧岛和云台·天河战略性部署,实施了项目为王、工业第一、企业家为大等一系列举措,为加快建设高质量马村聚势赋能。

会议强调,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服务全区发展大局。新赛道的开辟与发展,拼的是竞争力、拼的是精气神,归根结底拼的还是营商环境。当前,马村区正在加快打造“一极两城三基地”,比以往任何时期更迫切需要良好营商环境去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全区上下务必站在事关马村未来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意义,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会议安排部署,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的意识,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不断厚植企业发展沃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不竭动力源泉。

市场主体满意是金标准、硬要求,企业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要提升优质服务,让市场主体更省心。深化拓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落实“企业家早餐会”制度,用好“马上办”APP服务平台,全力推动“四个直达”;全面开展服务企业“回头看”,既“看企业问题清单解决进度”“看企业还有什么新的困难和问题”,又“看企业对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满意度”“看各种服务企业机制作用发挥情况”。要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主体更顺心。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审批事项大厅之外无审批;推进企业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改革,让监管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多评合一”“容缺办理”“容缺受理”、批文类电子证照等创新审批制度全覆盖。要营造法治环境,让市场主体更安心。深入学习掌握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法规,全面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和对侵权违法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持续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各级领导干部以“清”保持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以“亲”激发企业的发展动能。要加强诚信建设,让市场主体更放心。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做到守信践诺;要引导企业强化诚信意识,更好发挥信用对社会行为、市场行为的规范引导作用。要强化配套支撑,让市场主体更舒心。通过加强园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强化产业配套等,着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优化营商环境是攻坚战、持久战,凝聚合力才能攻城拔寨。要压实工作责任。县级包保领导要带头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各部门和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抓好工作落实。要提升能力作风。增强改革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思想理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等方面赶上时代潮流,补齐能力短板。要营造良好氛围。宣传部门要宣传正面典型、树立先进标杆,曝光反面案例、持续警示告诫,大力营造“人人关注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对照评价体系,聚焦关键领域,努力形成一批推得出、叫得响的制度创新和特色亮点。要严格督导奖惩。组织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体系,纪检监察机关、督查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重点督查事项。要强化督导考核结果运用,奖优罚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担当,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极两城三基地”提供坚实保障!

(焦作马村区融媒体中心 刘旭 陈洁 )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