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南粤工匠》报道神舟飞船成功发射背后的“第四位航天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08 16:5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08 16: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上周,我国航天事业迎来了两个好消息:第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正式完成了第10次载人飞行任务,实现了该领域的“十全十美”。第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举国欢腾。

神舟十五号的顺利升空,不但让三位航天员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也让中国航天事业背后那些默默奉献的工匠们受到各界关注,其中便包括参与研发了十代航天表的刘中华。

在与神舟十五号升空、神舟十四号成功着陆同周播出的纪录片《南粤工匠》第三集中,这位被称为中国航天表“点油工艺独一人”的中国顶尖钟表匠,亲自揭开了中国航天表研发的奋斗内幕。正是刘中华团队的一丝不苟,成就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任务中的分毫不差。无数网友围观并发弹幕表达观后感:“神乎其技!”“被狠狠感动了!”“我看到的不是表,是‘中国制造’的精神!”

刘中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钟表装配维修工作,十年后,他参加了全国手表装配工比赛,3分钟完成拆装两块石英表机芯,拿到了第一名。刘中华入选了航天表的研发团队,从此一做就是二十年。

有人将航天表比喻为“第四位航天员”,这是因为航天员出舱行走时,需要依靠航天表来掌握时间,而航天表也必须跟着航天员一道,接受一次又一次任务“升级”的挑战。“航天员出舱,航天表要扛得住零下8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强磁场的严苛环境。但即便是全世界最好的润滑油,在零下50度的时候也会凝固,表就不走了。”刘中华透露,仅是为了研发出适合的润滑油,他和团队就试验了上百次,花了大半年时间。

找到合适的润滑油之后,刘中华将进行点油的工序,即将润滑油点入机芯内,减少各个零部件的摩擦。航天表的点油,不但所用油料特殊,操作起来也是难上加难——其机芯轴尖只有0.15毫米,润滑油要准确地滴入其中,不多也不少,这考验的是钟表匠肌肉和内心的双重定力。目前这项工艺,全国仅有刘中华一人能够完成。

中国是世界三大载人航天大国中唯一全程使用自主品牌的国家,航天表也是这个事业中“中国制造”的骄傲代表。从神舟五号至今,刘中华已参与了十代航天表的研发。未来,神舟十六号的航天员将戴着他参与研发的第十代航天表前往太空。“我们是跟时间打交道的人,但永远不要太在乎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刘中华说,“这是一个以丝为计量单位的工作,1丝等于0.01毫米,而做航天表,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一‘丝’不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