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河:“红色基因”绘就“振兴底色”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2-11-25 15:00
2022-11-25 15: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入冬后的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毕店镇张心一村,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只见张星江纪念广场前人头攒动,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有的在参观张星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有的在张星江故居内聆听张星江闹革命的故事;有的游客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张心一村,因人而名。革命烈士、原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出生于此,战斗于此,为鄂豫边区革命斗争和桐柏山区游击根据地创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壮烈牺牲。

过去有红色故事,现在更有蓬勃新貌。近年来,唐河县依托张心一村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农业资源,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高标准打造乡村康养旅游基地 。先后建成了张心一村红色文化游、后杜楼村民俗文化游、油蟠桃基地采摘游等田园综合体乡村游项目,实现了文旅、农旅等多元融合,为唐河乡村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整合资金对张星江故居进行修缮,建成了唐河县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后杜楼村民俗文化馆。同时实施空心村改造,河塘清淤修建拦河坝,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在张星江故居周边发展以红色体验为主导的特色食宿,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致富增收渠道。”毕店镇党委书记王平介绍道。

“我们深入挖掘传统乡村民俗文化资源,整合全村260座传统民居风格,建成传统村落、民俗村、民俗馆,为游客提供丰富的观赏内容同时,也为乡亲们提供更多增收渠道,让乡村振兴有了文化、产业‘双支撑’。”张心一村党支部书记杜永秋娓娓道来。

村内红色旅游远近闻名,村外的蟠桃园更是村民的致富园。张心一村集中流转土地建起蟠桃园,成为毕店镇万亩蟠桃基地核心村。该村以特色种植为主导产业,培育了油蟠桃观光采摘基地,发展油蟠桃5000余亩,以油蟠桃产业为主的品牌已形成。村民每年除了地租收益,还能获得分红。2021年底,张心一村举行第二次分红大会,共发放185万元,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零收入增加到年收入60万元。

77岁的老党员张星原见证着张心一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热腾腾的:“今年油蟠桃的规模扩大了、产量提高了、品质提升了、价格更高了,年底分红会更多”。

致力于红色基地基础设施完善与提升,毕店镇先后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公厕、卫生室、民宿等,修建柏油路6千米,安装路灯800盏,公共设施配备较为齐全、硬件设施良好。村内有绿色停车场,有游憩娱乐设施、旅游标示标牌,累计植树20万株,治理水系5.5公里,整体呈现出绿水环绕、绿荫成行、道路通达、沿线整洁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昔日的革命老区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张心一村先后荣获河南省基层党建示范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传统村落、南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南阳市文明村、入选河南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如今,张心一村人正传承红色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乡村振兴之路坚实迈进。(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 艳)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 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