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获嘉县:白菜试验田喜获大丰收 村民们唱起幸福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18 17:3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18 17: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个黄心白菜看着真稀罕,凉拌肯定好吃!”“那个高的适合做泡菜,明年我种这个试试,收益肯定更高!”“这个不知道啥品种的白菜看着也不错呀!”……2022年11月14日,走进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太山镇白菜试验田前,十几个不同品种的白菜吸引了不少附近的村民,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着、畅谈着明年的规划。

“辉县萝卜彦当葱,太山的白菜进过京。”这句快炙人口的民谣歌句在当地人尽皆知,只要说起白菜,他们倍感自豪。太山镇大白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非常出名。尤其是当地气候适宜,再加上“蒙金土质”的加持,使得太山大白菜具有汁浓、汤鲜、脆美无渣等特点,素来都有“荤汤大白菜”的美称。

近年来,获嘉县与河南省农科院、新乡市农科院进行共建合作,推动产学研高效结合,保障了白菜品质的稳步提升,2010年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标识;2019年取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2020年被中国绿色发展中心评为A级绿色产品;2022年3月,太山大白菜被中国农科院鉴定为具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独特营养品质特征。

“20多年来,新乡市农科院专家团队在获嘉县太山镇实地研发大白菜一系列新品种,成果就地转化、品种就地推广的示范推广,助推获嘉大白菜增产和菜农增收。尤其是科学推广的新品种小包23、小包26,不仅高产优质、防虫耐病,还可以使太山的荤汤大白菜汤更浑,营养更丰富,使其在全国各地的销量供不应求。”新乡市农科院白菜品种改良岗位专家、研究员原让花说。

在太山村村民李述林的100亩白菜地里,十几名工人在采摘、封袋、装车,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李述林说:“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今年白菜长势喜人,亩产能达到13000斤,扣掉各项成本,每亩地能盈利1300余元。”当问到他白菜的销路时,李述林更是自豪地说:“我们当地的白菜品质好,根本不愁卖,除了运往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地售卖,还有一些食品加工厂跟我们联系,制成辣白菜,卖到上海、北京、韩国等地。”

太山镇镇长王向军表示,下一步将加大与科研院校共建力度,打造好、宣传好特色品牌;积极对外招商,延伸白菜产业链,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各大电商网络,平台,走出一条“前沿化科研+标准化生产+生态化管控+多,元化销售”的产业发展之路,使获嘉县太山“荤汤”大白菜,品牌叫响全国,叫响国际!(图片由赵含香、郭建民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