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在乌镇启动

2022年11月7日,由浙江大学倡议、海内外20余家单位联合发起的“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在乌镇正式启动。

“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在乌镇启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09 14: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11月7日,由浙江大学倡议、海内外20余家单位联合发起的“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在乌镇正式启动。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秘书长李欲晓、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副总编辑郭庆、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敏、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吴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智库中心主任李继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方兴东等出席本次活动。仪式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主持。

韦路作题为《弥合数字鸿沟,创造更加平等的数字世界》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数字鸿沟的演化已经从接入沟转向了使用沟和驯化沟的时代,这表明数字鸿沟概念背后的价值判断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接入沟虽然已经逐渐消弭,但使用沟和驯化沟的浮现警示我们消除数字不平等仍然任重道远。弥合数字鸿沟的更高目标是实现理性和谐的人机关系,人类要将互联网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其所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技术、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协同努力。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赵瑜佩代表联盟发起单位发布“全球数字平等倡议”。该倡议号召全球各界共同努力,协调全球数字平等研究,推进学术资源共享;建立全球学术对话机制,增进学术交流共识;凝聚全球学术研究力量,服务全球社会治理;培育全球青年学术人才,助力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全球公民数字素养,创造幸福数字生活。

多位知名学者围绕“全球数字平等”议题发表演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聚焦平台化社会和数字赋权的不平等,探讨了数字技术、媒介平台和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指出研究技术赋权问题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教授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出发,对数字社会进行了思考,指出数字平等是数字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教授分析了“数字中国”战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普惠共享”的数字生态建设路径和全民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将数字鸿沟延伸到数字文化鸿沟,探讨了数字文化鸿沟的意涵、表现和成因,指出数字文化鸿沟值得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聚焦专业群体内部的数据素养鸿沟,分析了数据新闻向传统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挑战,指出专业媒体人的转型路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指出数字平等归根结底是传播平等,渗透于传播的各种形态之中,需要从技术、资本和权力的维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从历史角度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变迁过程中数字平等的内涵,指出消除数字平等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久久为功的治理。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强调了数字技术对国际政治和全球秩序带来的挑战,加剧网络空间的结构失衡与政治博弈,国际社会需要创新互联网治理以应对这些挑战。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数字鸿沟将产生更加持续与严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后果,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全球智能鸿沟治理贡献中国的经验与智慧。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讲座教授祝建华从知识生产的数字不平等现象出发,探讨了数字平等的标准问题,认为多元化是必然发展趋势,但要经历漫长的渐进过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探讨了全球数字空间的身份认同和共同体问题,比较了传统身份认同与数字身份认同之间的异同,凸显了数字身份认同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舆论生态与国家治理,分析了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格局,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讲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故事。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胡翼青教授探讨了数字时代的社会结构重组问题,对数字技术引发的新的社会不平等进行了反思。

“全球数字平等” 国际学科联盟的20余家联合发起单位的代表进行了视频发言。国内发起单位包括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海外发起单位包括英国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法国勃艮第大学、肯尼亚Daystar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突尼斯马努巴大学和世界银行社会保护与工作实践局等。

相关链接:全球数字平等倡议(全文)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