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发挥党建“硬核”力量 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02 16:4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02 16: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山东莘县王奉镇在新时代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同心同德,勠力答好乡村振兴这道时代命题。王奉镇着眼强精神、壮产业、育人才,将党建资源盘活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硬核动力,以高质量党建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党建+文化”,让乡村振兴“精神头”更足。王奉镇辖区内41个行政村均是革命老区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王奉镇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举办过“背红色挎包,讲红色故事”红色党史宣讲活动、“讲红色故事,创美丽庭院”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洗礼。王奉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将红色精神融入血脉,根植灵魂,除此之外,王奉镇还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文艺下乡,建设农家书屋,充分利用文化空间,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建+产业”,让乡村振兴“致富路”更广。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王奉镇促进党建工作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挖掘党组织和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支持党员创办合作社,逐步探索“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发展模式。王奉镇耿楼村支部书记刘子中,从2019年摸索种植羊肚菌,积极带动其他村民参与种植,成立了合作社,截至目前,耿楼村羊肚菌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00余亩,收入可观。近两年,王奉镇北十户村党员岳贵锁,现担任北十户合作社薯类种植指导员,积极探索各种薯类种植,经验丰富,带领村内集体种植红薯。目前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合作社与聊城农业局签订协议,由聊城农业局提供秧苗,后期进行回收,四月份将带动400余户村民种植1200余亩薯类。

“党建+人才”,让乡村振兴“主力军”更强。王奉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王奉镇做足人才工作,利用资源、平台优势大力引进人才,前耿楼村食用菌合作社与中国农大杜相革教授合作,推进蘑菇产业链条延伸。王奉镇电子商务中心引进山东道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运营,由业务人才侯庆敏亲自授课,已培训有独立经营能力的业务人才83人,让沙土地上的“金山药”借助网络的东风,促进王奉镇经济发展。在全镇广大党员中开展“亮身份、比作为、争先锋”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让党员从群众中站了出来,让党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处处当先锋、事事做表率。王奉镇还持续做好4位省派第一书记工作、3位县派第一书记和18个贫困村工作队工作,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