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铜仁,神秘傩堂戏

贵州傩文化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傩文化专题馆。自2009年参与博物馆工作以来,唐治洲一直致力于保护傩文化。近些年,他还通过影像方式将德江的土家族、苗族傩堂戏,以及傩堂戏插戏和安顺的地戏记录下来,进行入库保藏。

桃源铜仁,神秘傩堂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0-28 19:2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0-28 19: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酬神娱人的楚巫文化

贵州铜仁历来是个多民族地区,在这个民族百花园里,具有浓郁楚巫文化色彩的傩堂戏文化为神奇雄伟的武陵山脉注入了一份独特的神秘感。

傩文化内容丰富,囊括了傩祭、傩戏、傩技等多种表现形式。自古以来,傩戏既是人们娱神、自娱的戏剧活动,也是民间驱瘟避疫、乞求安康福运的表达方式。

“傩文化活动,最初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可追溯至殷商时期,经过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和繁衍,有的发展成为傩戏艺术,有的仍停留在祭祀阶段。而如今,傩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贵州傩文化博物馆馆长唐治洲表示。

贵州傩文化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傩文化专题馆。自2009年参与博物馆工作以来,唐治洲一直致力于保护傩文化。近些年,他还通过影像方式将德江的土家族、苗族傩堂戏,以及傩堂戏插戏和安顺的地戏记录下来,进行入库保藏。

唐治洲介绍,铜仁傩文化在当地被称为“铜仁傩堂戏”,具体指以梵净山为中心的黔东北地区的傩堂戏,由傩祭、傩戏、傩舞、傩技四个部分组成。其历史悠久,传承至今仍保有其自身的原始性和完整性,是贵州四种傩文化类型之一。

1993年,铜仁市德江县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傩戏之乡”。2006年,铜仁德江傩堂戏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传统戏剧文化因此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扬。

现年58岁的安永柏是德江傩堂戏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该县授予“传承傩技师”。出生于傩戏世家的安永柏,是安氏家族第五代傩艺师,15岁就随父亲安国胜学习傩艺技术,在傩戏系列法事中唱、跳得艺,并时常参与表演。

“我小时候就喜欢看(傩戏)表演,特别有趣。有的故事呈现方式幽默诙谐,表演者的动作生动、富有感染力。”安永柏说。磨砺十余年,他掌握了傩技绝活,得法出师。

傩堂戏的演出一般是在需要冲傩(冲销灾难)还愿的主人家堂屋里进行,演出者头戴面具、身穿法衣,在房子正中间的厅堂内表演。他们通常要花几天时间完成一场精心策划的傩戏表演。在举行傩事表演前,傩技师们要布置一个精致的傩堂或傩坛,同时设计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装饰。

一场完整表达祈福的傩戏表演一般以开坛仪式开场,表演者代表主人高声祈祷,祝福老人长寿,或者让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仪式之后,就是傩堂戏的主体表演,演出都有一定的剧本,由傩技师们通过歌舞唱跳表演,讲述由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

傩堂戏故事主要分两类:酬神和娱人。前者紧紧围绕神、鬼的故事展开,通常是愿主许下的专用以酬谢傩神并有还愿作用的神戏;后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常起到娱乐或教育作用。

除傩戏正戏之外,一般还要进行惊险的傩技(土家人称“绝活”)表演,要求傩技师通过艰苦的训练,磨炼高超的技巧。安永柏是少数能表演这些绝技的傩技师之一,他掌握了傩堂戏中惟一保存下来的“开红山”等傩技绝活。

安永柏表示,“学习傩技需要特别勇敢和勤奋。”因此他对弟子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从‘精’、‘深’处下功夫。他解释,“这些绝活是与邪魔斗法的较量,没有过硬的绝活本领,是没办法继续往前走的。”目前,安永柏已培养了16个弟子,三个儿子也在门下。

2007年,德江县政府首次开办了傩堂戏培训班,邀请了安永柏和同是德江傩堂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张月福为学员授课。当地政府还在德江民族中学等学校和文化机构设立了傩文化培训和展示基地,邀请他们去开设课程,向学生传授傩戏艺术相关基础知识,教学一些舞蹈动作等。

“我们把傩戏引进课堂,教小学生学习傩戏唱跳,他们学得很快,还能进行简单的傩舞表演。这些都是我们为艺术传承所做的努力,希望傩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安永柏补充道。

坚守文化传承责任

傩戏艺术表现形式多样,表演者所佩戴的傩面具就成了其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

傩面具与中国许多传统的戏剧风格相似,不同的彩绘面孔对应着不同的人物,而且通常都带有明亮的色彩和夸张的表情,观众可以一眼就分辨出一个角色是正义的、恐怖的还是幽默的。

45岁的杨云霞是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一名土家族傩堂戏面具雕刻师。2005年她开始师从傩戏面具雕刻技艺传承人杨承香(其父亲),成为第七代传承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傩戏面具女雕刻师,也是铜仁市唯一的一名傩面具女雕刻师。

杨云霞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沿河,自1779年起,从事傩面具雕刻的杨氏祖先始终遵循着一代传一个,且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制作傩面具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她也没曾想自己会接过这门手艺。直到2005年,杨云霞母亲的离世给父亲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让他无法继续雕刻。为了按时完成客商订购的傩面具,杨云霞开始学习这项技能,帮助父亲做面具。

“客人已经支付了定金,我们只能如约完成。我想过退还定金,但客人坚持让我试试,他表示不管成品如何他都接受。”杨云霞回忆。

起初,对美术一无所知的杨云霞还得依靠父亲在面具上画好五官,让她可以照着雕刻。复杂的程序和高强度的劳动让她倍感压力。她想过放弃,然而,第二天又鼓起勇气继续从早到晚不停地练习。杨云霞很快摸清了门道,甚至不需要借助刻度尺就能精准地雕刻出比例恰当、造型夸张、形态迥异的傩面具。

“父亲努力坚持了这么多年,我不希望这门手艺在我这一代消亡。”杨云霞说道,“这项传统工艺品市场并不大,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还在继续做。我只能回复:‘这是我的责任’。”

如今,这项在男人手中传承已两百多年的技艺在杨云霞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整个沿河能够手工制作傩面具的只有杨云霞一家。

她也一直在探索创新,尝试设计傩面具文创产品,增加更多收入。比如微型面具、汽车吊坠、手镯,甚至一些家居装饰品等。

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尽管继承人和傩文化专家们在传承和研究上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唐治洲感慨,在傩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

2010年,唐治洲获得铜仁市政府200万元无息贷款,启动、筹建了现在的贵州傩文化馆。几年后,他又多方筹措资金近500万元,使博物馆藏品从建馆时的500件(套)文物增加到了1700余件(套),陈列展品涉及明清时期以来的各类傩案画、傩面具、傩法器道具、法书以及国内外傩文化研究成果和傩文化活动图片,以及近期拍摄的当代傩戏表演视频片段。

贵州傩文化博物馆不仅展示了铜仁的傩堂戏文化,还融合了省内其他地区的几种典型傩戏文化,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贵州傩文化的原貌及各自的艺术特色和影响力。

“傩文化产生于中国农耕文化的土壤,加之几千年来各民族的迁移和融合,所以,傩的形成包含了多民族的文化组成,混合着儒、释、道、巫各宗教流派的思想。对研究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戏剧、音乐、舞蹈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唐治洲补充介绍道。

近年来,唐治洲也在努力思考傩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据他介绍,贵州傩文化馆已与当地两家文化公司展开合作,开发了近50多种傩文化相关产品和纪念品。

唐治洲认为,传统文化不能锁进博物馆,要让它融入现代生活的审美中,通过创新传承,傩文化也可以成为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被保存的文物。(记者 杨军 程月竹 编译 王瑾)

原文见中国日报18版整版配图新闻,英文链接: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210/28/AP635b2592a310a1c5959c7f6a.html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