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乡村振兴“牛”起来

宁夏中卫:乡村振兴“牛”起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0-26 17: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现在光靠养牛和种地,就能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人,现在2个大学生上学都不用愁了,日子是越来越有好了……”。10月24日,宁夏海原县曹洼乡白崖子村致富能手冯国开心的对前来检查设备的国网中卫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说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始终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不断带动地方群众致富奔小康。为配合政府打造肉牛产业发展集群,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发起“牛财”,国网中卫市供电公司提前对接政府,了解增产地区负荷分布,利用“网上电网”平台精准进行项目储备,确保产业项目在哪建,电力供应都充足。

说起养牛,宁夏海原县到处“牛气十足”,牛已经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宝贝”。在宁夏海原县曹洼乡白崖子村,昔日撂荒的田地上已建起了一座座牛舍。前几年,白崖子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致使部分土地撂荒,在政府推动养牛产业,村上宣传动员发展养殖业时,村民看到了致富路上新的曙光,纷纷回到家乡。冯明道便是其中一员,返回家乡后,他积极了解帮扶政策,联系供电公司说明用电需求,从申请架线到装表通电,仅仅5天,牛舍便电力十足。今年,冯明道饲养了300多头牛,预计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每当看到前来检修的电力职工,冯明道总会热情的上前交谈,聊聊自家牛舍的事,这仅仅是海原地区养牛致富的缩影之一,在海原县的政策扶持下,养牛变成了致富大道。目前,海原县肉牛存栏量已达到了14.7万头。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近年来,该公司瞄定海原肉牛产业发展集群,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提高服务质量,为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创优用电环境,让乡村有了希望,发展有了力量,生活越来越旺!(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