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瞩目湖南: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扩大国际“朋友圈”

世界瞩目湖南: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扩大国际“朋友圈”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0-19 11: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19日,《中国日报》第十版推出整版专题聚焦湖南非凡十年。

记者 冯志伟 朱友芳

湘江之畔,一辆辆运输车在长沙新港码头鱼贯驶入,装满“湘字号”产品的货轮,漂洋过海驶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即将飞往非洲大陆的货机正在马不停蹄装载出口货物;在湘南城市郴州,一车车“湘江源”品牌蔬菜发往粤港澳大湾区……在三湘大地,这样的场景已经变成常态。

开放是湖南的鲜明气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树立全球视野,聚焦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在壮大开放主体、完善开放平台、拓展开放通道、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迈出新步伐。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大省,湖南坚定不移“走出去”“引进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湖南省委书记张庆伟调研长沙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

对外开放成色十足

随着火车鸣笛,搭载约400台挖掘机和滑移装载机的中欧班列(长沙)山河智能专列从长沙市开福区出发,前往欧洲比利时安特卫普。这是今年长沙开行的第二列山河智能专列。今年来,工程机械海外市场持续向好,山河智能的国际市场越拓越宽,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出口增长60%,其中挖掘机品类增长达到80%,矿用设备品类增长200%。

从2014年10月开行以来,湖南长沙开行中欧班列3141列,常态化线路增至14条,通达欧亚近100个城市,逐步“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一趟趟“钢铁驼队”穿梭往来,成为湖南扩大开放的新引擎。

今年5月,长沙宁乡市的工程机械企业星邦智能在欧洲设立的海外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基地顺利竣工并实现批量生产,年产能可达2万台,这是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首家海外工厂。这家成立仅14年的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在世界工程机械领域异军突起,特别是海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近三年,星邦智能先后在北美等地区成立5大海外公司,产品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多万台设备在世界各地运行。

湖南宁乡,工程机械企业星邦智能高空作业车。

工程机械产品走向海外、中欧班列密集开行是湖南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缩影。近十年来,湖南打开大门,拥抱世界,经贸合作成绩斐然,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过去十年,湖南对外贸易迈出新步伐,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1385.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972.8亿元,增长了3.3倍,连续跨过“2345”千亿大关,近五年年均增长25.2%、居全国第1位,即将挺进千亿美元俱乐部。小到打火机、箱包,大到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出海湘品”规模不断扩大、价值不断提升。

4月26日,湘粤非铁海联运衡阳集结中心班列首发。罗盟 摄

在招商引资领域,湖南十年间实现大幅增长。2021年,湖南实际使用外资24.1亿美元、增长72.3%,总量居中部第2位,增幅居中部第1位。十年来,湖南引进外资,规模从小到大、项目从少到多、产业领域多元扩展,博世、舍弗勒、巴斯夫、大陆、永旺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来湘投资,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88家。

外经合作也取得新突破,经贸“朋友圈”遍布全球227个国家和地区,1700多家湖南企业走进了109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稳居全国前10、中部第1位。

拓展开放平台链接全球

十年来,湖南不断拓展开放平台,打造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一带一路”的重要腹地。

立足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非经贸博览会两大平台,湖南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交流越来越密切。2021年,湖南对非贸易实现403.9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6倍,总量居全国第8、中部第1。

来自湖南的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茁壮成长,为解决当地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贡献。在农业领域,湖南与非洲之间的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今年6月21日,隆平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与坦桑尼亚农业部及当地签署订单农业合作协议,预期3至5年内实现为国内稳定输送50万吨/年的大豆粮源,还将建设东非最大的种子生产加工及交易中心。

在遥远的非洲科特迪,湖南企业参建的瓦阿比让四桥项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实现主桥通车。作为科特迪瓦的重点民生基础设施工程,建成后的阿比让四桥将极大缓解阿比让市的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出行条件。此外,项目用工高峰期为当地提供近1500个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超过2000人,成为中非友好合作的典范。

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湖南省首个依托航空港发展建设的综合保税区。

今年7月27日,“长沙—亚的斯亚贝巴”货运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湖南至非洲的首条国际货运航线,也是长沙机场今年开通的第一条定期洲际货运航线,为“湘非”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搭建了一条便捷的“空中之路”。

目前,湖南构建“向上”长沙(联动张家界)国际航空货运、“向东”岳阳江海联运、“向南”株洲(联动衡阳)湘粤非铁海联运、“向西”怀化(联动永州)东盟货运、“向北”长沙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五大国际物流通道,拉近湖南与世界的时空距离,为“买全球、卖全球”提供便捷渠道。

自贸区打造开放经济新增长极

今年4月29日,湖南长沙推动工程机械设备出口RCEP成员国的融资租赁首期合同成功签署,首期投放资金1000万元。8月3日,湖南省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行业联盟在长沙成立,破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堵点难点,推动出台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便利化改革措施。这是湖南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的又一项重大对外贸易创新。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是湖南面积最大的自贸板块。

两年前,湖南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作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重要载体,湖南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目标为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

湖南自贸试验区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为人民增福祉,围绕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创新、政府服务等7大领域,开展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制度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截至今年7月底,湖南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形成第一批制度创新成果47项,其中全国首创成果23项;推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2.0版改革创新举措126项,释放了市场动能活力,彰显了开放带动作用。

促进投资自由便利。 推出新办纳税人定制服务快速安家、一码集成规范涉企检查、“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等改革举措,服务做加法,流程做减法,推进投资管理服务并联化、在线化、精简化、标准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投资环境。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实施“邮快跨”业务同场监管集约经营、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鲜活海鲜混合规格进口等全国首创举措,降低了国际贸易成本,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促进了外贸新业态发展。

扩大金融开放创新。开展保税货物转卖外汇收支结算便利化改革,单笔业务办理时间从5天以上缩短到半天。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52项专利进行质押,帮助企业获得贷款3220万元。建设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实现对肯尼亚先令、尼日利亚奈拉等5个非洲币种挂牌交易。

促进产业链开放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资源协同化、实施精准化、评估标准化系统创新,助力先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动成立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联盟,探索二手设备出口新模式,积极开拓万亿元级别大市场。

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服务。湖南自贸区在全国首创设立外籍人才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长沙片区颁布人才新政,新引进认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33人,集中兑现人才奖励资金1亿多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