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 兰
金秋时节,走进林州市横水镇窑头村,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远处层林尽染的美景与新农村的景色遥相呼应。一股恬静祥和的田园风扑面而来。在原康镇栗园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面子”做到“里子”。村美了,民富了。村民们在环境美、生态美中真切感受着“生活美”。
从“脏乱差”到“洁靓美”,两个村庄的变化都要归功于我市开展的“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行动。自今年3月起,市总工会与林州市以及镇村三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强力推动原康镇栗园村和横水镇窑头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两个村庄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产业蓄势待发,党建引领更加有力。
坚持高位推动
压实整治责任
2月18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在全市开展“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市总工会党组第一时间研究发动,第一时间组织党组成员集体入村,第一时间拨付专款160万元用于分包村整治工作,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动员全市劳模先进投身人居环境整治主战场,第一时间派驻工作人员驻村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建立督查通报机制,第一时间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第一时间争取重大项目投资落地。
市总工会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干部全员参加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了市委有要求,工会有行动;市委有部署,工会有落实。
凝聚各方合力
确保整治实效
市总工会与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制订下发了《关于动员劳模先进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推进乡村振兴劳模出彩行动的工作方案》,组织动员全市1559名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341家先进单位踊跃投身劳模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各级劳模先进集体和个人先后捐款捐物共计2621万元。同时,市总工会还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开展“百名专家劳模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化建设”大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全市56名宣讲员在县乡村巡回宣讲380多场,为市直单位分包村环境整治提供了方法和标准,有效提高了基层干部狠抓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在窑头村,各级劳模先进捐赠水泥1200余吨,捐款10多万元,文体器材20台(套)。市总工会组织动员窑头村的党员群众、在外创业人员捐款210万元,社会各界贤达人士捐款98万元,硬化村内背街小巷路面近5万平方米,沥青路面铺设约1万平方米,下水管网改造1640米,外立面改造约4万平方米,强弱电线路改造约5000米。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参与,先期投入资金开展河道整治,使洹河窑头段率先实现了水美、岸绿、路畅。
在栗园村,市总工会动员各级劳模先进及社会力量投资 1376.86万元改建村庄,拆除残垣断壁125户8740平方米;协调相关单位累计投资341.96万元,开挖管沟约2.9万米,铺设水气污三网管道约5万米,改善530户村民吃水和用气条件;完成村内背街小巷硬化5.9万平方米,沥青路面铺设约1.3万平方米,外立面改造约4.6万平方米;投资160万元,为栗园村建设280KW光伏发电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2.6万元。
突出规划引领
推进产业振兴
市总工会先后协调规划、设计、园林、环卫、污水处理等部门专业人员,以及文旅产业方面专家,强力推动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
3月底,以“美丽水乡 洹畔窑头”为发展定位的《林州市横水镇窑头村村庄建设规划》完成审核和备案,成为全市130个分包村庄中第一个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的村。7月下旬召开“窑头村乡村振兴文旅产业项目论证会”,与镇村干部共同研究确立“以民宿为基础,以旅游为支撑,壮大集体经济,振兴乡村产业”的发展思路,编写完成《林州市横水镇窑头村产业发展规划》。
在窑头村,市总工会主要领导积极协调,推动林州市、横水镇申报争取到投资2亿元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落地。第一批省补资金7000万元已经到账投入使用。目前,村委会的7间闲置房被改造成标准间;投资100万元将2户闲置民房改造成民宿;利用上级资金300万元和在外建筑公司出资的300万元建设1932平方米民宿客栈,预计10月底前完成主体施工。下一步,在洹河两岸逐步形成三园(蓝莓园、花卉园、林果园)、两区(林下养殖区、特色民宿区、休闲娱乐区)、一乐园(水上乐园)、一中心(洹河旅游民宿服务中心)的乡村产业发展布局。
在栗园村,市总工会协助村委谋划发展规划,利用原玻璃制品厂旧厂房,引进林州市豫塑塑料再生加工有限公司投资办厂,已投入500万元建成一条年产量2.6万吨的生产线,预计年营业收入约800万元,带动本村200余人就业;采用“大市场+工厂+农户+合作社”的方式推广黑木耳种植,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积极协调本村企业家投资2000万元与河南科莱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合作,在原康镇工业园区建成3D打印装配式建筑产业,年产值3亿元以上,创造税收1500万元。
强化党建引领
构建长效机制
市总工会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构建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在栗园村,投资57.8万元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楼投入使用,购置办公桌椅柜99台(套),各类宣传版面57平方米,形成组织健全有力、阵地规范配套、制度完善齐全、服务功能强大的党建新阵地,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党群服务中心。
在窑头村,市总工会协助村委会完成整体搬迁,重新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建阵地建设实现提档升级。通过开展支部联建活动,与725户家庭建立结对帮扶联系制度,帮助村民改善院内环境,建立“五美庭院”创建、环境卫生评比等长效机制,定期开展观摩评比、挂牌表彰,推动整治工作由外到内、由粗到细转变,在人居环境精细化建设和管理上持续下大功夫。
下一步,市总工会将认真落实市委专题会议精神,紧盯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加油干,努力成为“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活动的排头兵,在人居环境整治大考中交出工会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魏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