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柔肩 为防控疫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她们的柔肩 为防控疫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0-11 09: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2年9月20日,新冠疫情汹涌来袭,国网宁夏中卫供电公司迅速吹响抗疫“集结号”,有这样一群人,她们奋战在防疫战线的后方,默默承担着后勤保障的重要职责,为防控疫情提供坚强的后盾。

娇小玲珑,雷厉风行,这是马丽丽给人最深刻的印象。继2020年报名请缨参加抗击新冠疫情后,这是她第二次主动请战,作为此次疫情重灾地区国网宁夏中卫供电公司中宁县公司的后勤“总管”,每天她像陀螺一样,“旋转”于物资发放、信息报送、沟通协调等工作中,早早起床为出征抢修的人员和车辆配齐防疫物资,她一样样干、一步步走,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全力为抗疫一线人员保驾护航。

疫情突发,部分物资紧缺,马丽丽结合防疫要求协调各项后勤工作,早谋划、早实施、早落实。“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她积极对接公司综合服务中心,接收物资、登记入库、清点库存、核对数据……最大限度筑牢防疫物资保障“生命线”。

后勤防疫保障有力度,更要有温度。针对目前人员紧张,人员健康排查难度大的这一实际情况,马丽丽全面收集人员数量,及时摸排每一名职工,做到所有信息不留盲区、不落一人,确保人数清楚、情况明了。由于坚守一线的员工不能回家,吃饭问题必须首先解决。为最大限度减少病毒感染的机率,保障员工生活服务质量,避免员工集中就餐,马丽丽主动承担起了楼长的责任,每天给封控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准时送餐,给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为防疫工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后勤保障。

在全市采取静默管控的非常时期,平日里看似简单的一日三餐,在这特殊时期成为一场严峻的考验。如何让留守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在一线奋力抢修的师傅们能够吃得上饭、吃得饱饭、吃得好饭,是郭琳心里最牵挂的事。

9月21日,静默管控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郭琳就变身“跑腿大姐”,早早等候在新百超市门口,昨晚她已和超市店长沟通好,今天一早要采购食材。简单的交流后,郭师傅将准备好的蔬菜包一一提到车上,仔细地核对数量,熟练地进行消毒,所有程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把当天的食材准时送到餐厅,郭师傅的心也就放下了。

“虽然我年龄大了,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做有意义的事是不分年龄的,每天能让坚守在岗位上的兄弟姐妹们吃饱吃好,我就非常满足了”,郭师傅开心的说道。

从连夜排队去采买进货,从每天卸货开始严格消杀,从每天详细核对数量避免浪费,从每天为大家推送温馨提示,从每天精心设计食谱丰富口味,郭琳师傅用夜以继日的奉献和坚守为前线战疫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疫情防控战打响后,90后的霍煜麒就和单位同事一起坚守工作岗位,她以青春之名向疫情开战,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无惧风险,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每一个温馨时刻;用文字记录每一个感人片段、每一个平凡故事。她悄悄将付出与坚守用镜头记录,诉诸笔端,发表周知,让抗疫路上的点点滴滴流入心田,温暖人心。

“疫情就是命令,报道就是使命。我是党员,也是战士,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传递一线工作人员的新闻故事,我责无旁贷!”除了日常繁杂琐碎的工作外,她毅然扛起新闻宣传这杆旗,走在了抗疫最前沿。

白天她深入一线,用心拍摄;晚上她挑灯夜战,奋笔疾书,披星戴月成了她在抗疫路上鲜明的注脚。每一篇抗疫的宣传稿件都凝聚了她对队友们的深情厚爱,每一帧抗疫的宣传照片都饱含着电网人的初心使命。

疫情突发以来,面对“最小化”办公的需要,李晓茹和其他三位女同志一样,吃住在办公室。

9月28日,封控的第九天。12点47分,李晓茹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位中年女子哽咽的声音:“我和孩子他爸都被集中隔离了,家里只剩一个10岁的孩子,现在家里停电了,娃娃网课也上不了,要是到了晚上黑灯瞎火的,娃娃一个人咋办呀,请你帮帮我!”“请您放心,一定按时复电!”挂断电话,李晓茹的眼眶湿润了,作为母亲,她感同身受。迅速调整情绪后,她进入营销系统,查看用户余额,甄别停电原因,判定为用户欠费跳闸,无法自动合闸。原因虽小,但特殊时期、非常地点,沟通异常困难。因用户所在单元为封控单元,抢修人员无法进入,李晓茹迅速从系统中查得孩子邻居电话,通过与邻居沟通,取得社区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经过半个多小时艰难的协调,终于为孩子送上了“光明电”。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严谨,用真诚优质的服务化作一盏明灯,温暖了孩子的心。

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也是“巾帼力量”的缩影,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她们更是无畏的斗士。正是有了她们这样一群人,用忠诚和热情,无私奉献,奋战在抗疫的后方,撑起抗疫工作的半边天,用铁骨柔情筑起一道道后勤保障的“铜钱铁壁”,用责任和担当谱写着新时代巾帼风采,绘就了战疫一线最靓丽的景色。(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