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本币结算是维护国际货币体系正确发展的重大实践

中俄本币结算是维护国际货币体系正确发展的重大实践

来源:中国网 2022-09-11 22: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公司)和中国合作伙伴决定以卢布和人民币50∶50的比例支付天然气供应费用。如何看待这一支付方式的改变?这将对全球支付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哪些影响?

首先,这是应对当前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病态”的必然举措。

近年来,美国凭借货币霸权,对一些国家滥用金融制裁手段,导致美元信用下降;另一个全球主要货币欧元也因经济治理、地缘冲突等原因信用下降,预期不稳。自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对俄罗斯采取冻结境外储备、将主要银行踢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等措施,对俄罗斯金融市场稳定、对外贸易和金融交易造成重大冲击。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除了限制美元流出的应急举措外,还推动卢布与黄金绑定、扩大本币结算范围、使用新的国际结算体系等中长期措施,提振了卢布信心,有效地稳定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在防范风险蔓延的同时,也增加了制裁方从俄罗斯进口特定资源和产品的成本。

基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特别是稳定可靠的制造业体系支撑,人民币已形成较强的国际支付和结算信用。中俄双方在天然气领域合作实行本币结算,不仅安全可靠,降低了结算成本,而且有助于增强两国结算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对美国主导的货币支付体系的依赖,增强货币自主权。

近二十年来,美国滥用美元体系资源,将美元应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承担的公共服务功能,异化为美国霸权力量的一部分。其他国家如果不增强货币自主权,就可能吃美元霸权的亏,甚至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中俄在石油贸易领域推行本币结算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其次,长期的大规模贸易合作项目,是本币结算最适配的领域。

本币结算必须基于双方对对方货币信用的认可,而长期的大规模贸易合作则基于对特定贸易项目的真实需求。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是长协的重要品种,在本币结算上具有天然优势。

中俄天然气贸易正在显著扩大。目前,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输气已达到136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前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今年2月,中俄签署第二份天然气长协,约定俄气通过远东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时,俄气已于今年1月完成“联盟东方”天然气管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如项目成功落地,该管线每年可向中国再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如此大规模的天然气合作协议,双方使用本币结算显然更合适——既可以回避美元欧元等的汇率风险,也有利于人民币、卢布币值稳定,有利于巩固人民币、卢布在国际结算体系中的韧性。

再次,中俄在天然气合作领域实行本币结算,意在深化双边金融合作,同时为国际金融治理注入积极力量,但这与所谓“取代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不是一回事。

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全球主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其覆盖的范围、区域是不是足够大,取决于其在全球的经济地位,还取决于其政治、军事、文化科研以及法律等诸多因素构成的综合实力。美元和欧元作为主要的结算货币,是世界各国按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综合比较,经过长期选择逐步确立的。客观而言,以美元、欧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是有利于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的。

当今的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积累的信用,是以美国综合实力、综合信用作为支撑的。当然,任何一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都存在国家主权利益和全球金融公共产品之间的矛盾。严格来讲,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应该与全球的加权平均财富价值规模相对应,并在流通中调节全球范围内的供需关系;而主权货币应与该国财富价值规模相对应,并在流通中调节内部和跨境供需关系。美元的信用扩张和信用收缩,主要受美国主权力量的影响,同时也受国际力量博弈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美国国内政治极化,对外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严重破坏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的信用。

在美国强推一系列霸权行动后,很多国家对美元、欧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担忧。不少新兴国家推动本币结算和货币互换等金融合作,拓展新的国际清算机制,是改革和重塑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赋予国际货币体系公平、安全、稳定的属性,是各国期盼,也是努力方向。人民币国际化是基于公平、安全、稳定诉求的,是合作的国际化、互惠的国际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遵循这一基本逻辑,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应是全球财富流动和交换的媒介和表征物,应当服务于全球公平贸易、促进全球协力创新、维护全球经济安全。如果背离这些原则和理念,就应该矫正。可以说,中俄推进本币结算,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推进的各种互惠的货币结算合作,恰是还原国际货币本源、维护国际货币体系正确发展方向的重大实践。(责任编辑:华章 安然 宇馨)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