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刻在太行悬崖峭壁上的“教科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9-08 14:0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9-08 14: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蜿蜒的红旗渠在《正大综艺》节目中缓缓呈现,我的家乡再一次通过央视平台走进大家的视野,让我非常开心和激动。”9月5日,红旗渠风景区讲解员申彦茹接受采访时说道。

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 (刘剑昆 摄)

“历经十年开山,林州人高举红旗前进,创造出一个伟大奇迹——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在‘人工天河’的滋润下,林州千年的‘光岭秃山头’化为了如今的绿水青山。”

8月28日晚,央视《正大综艺》栏目播出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石板岩镇的特色旅游专题节目,红旗渠的亮相让默默流淌的精神之河再次出彩,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我的家乡条件可能很艰苦,但我不会选择离开它,换一个更好的地方,而是想怎样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它。”林州市民杨采薇回忆起《正大综艺》中最让他感动的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林州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近年,红旗渠景区依托独有的山水资源和人文精神,以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为核心,做好红色培训、拓展红色研学、丰富红色体验,着力打造“精神高地、旅游胜地、培训基地、人气旺地”。经过多年发展,红旗渠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据了解,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纪念馆已入选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公布的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红旗渠是刻在悬崖峭壁上的“教科书”,是思政课最生动的素材。今年8月,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安阳调研时曾指出,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永远是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新的赶考路上,风险挑战依然存在,艰难挫折不可避免,只要精神不倒、脊梁不弯、意志不屈,就没有翻不过的高山、跨不过的沟坎、闯不过的难关。他热情勉励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紧紧依靠创新驱动、科技进步,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气概,在现代化河南建设中创造新奇迹。

红旗渠精神宣讲员选拔大赛如火如荼;少年版话剧《红旗渠》成功进行首场报告演出,掀起“红旗渠精神进校园”的热潮;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开放、创新的精神迎来建区30周年,再谱起航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鸿篇巨制。

红旗渠纪念馆主任田玲利说:“我们一定牢记领导的嘱托,不负全国游客朋友的期望,乘着《正大综艺》宣传红旗渠精神的东风,讲好红旗渠故事,讲好红色故事,让刻在悬崖峭壁上的教材更生动,让精神之河更加闪耀!”

谆谆话语,寄予厚望;央视赞歌,传递力量。红旗渠畔,正在激扬起强劲的春潮。(图片由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