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 | 在湖北恩施,上一堂乡村振兴思政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时光正好,在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村的茶园,村民们正忙着采茶。郑书记向我介绍当地的茶园面积经营情况,茶叶与旅游相融合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的茶叶发展规划等 

大思政课 | 在湖北恩施,上一堂乡村振兴思政课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22-09-04 14: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思政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聆听红色故事,领略田园风光,儒家思想里的“天下大同”,文人笔下的“桃花源”……所有对乡村的诗意畅想在今天都有了具体的承载。这里更是“大思政课”得天独厚的实践基地,乡村面貌的变迁史,村里致富的带头人,生态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的生动实践,就是多元的“大师资”“大教材”“大课堂”,带给我们鲜亮的时代“活水”,使教与学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我的家乡位于鄂西南武陵山区——湖北恩施,一个叫伍家台的村子。在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曾经的山沟沟现如今茶香满园,被誉为“荆楚最美村镇”“中国最美茶乡”。山里走出去的娃又回来了,恩施茶山里正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图片1

图片2

  云雾山中承灵露,红砂岩里孕硒茶

乡村生态振兴,茶山景区民风靓

“水光山色与人亲,万亩茶园乡村兴”,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时光正好,在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村的茶园,村民们正忙着采茶。层层梯田,依山而上,美丽山村掩映其中。几个头戴花帽的茶农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风景区内,腊香味远远飘来。见杨大姐农家乐院子里挂满了红彤彤的腊肉,因为以前没有用来储存食物的冰箱,鲜猪肉不易销售和储存,土家阿哥阿妹们就选用新鲜的猪肉分割成块制作成腊肉保存下来。不少游客前来享美景,饱口福。神奇秀丽的伍家台,背倚群山,气候宜人,民风淳朴,让人游得开心,玩得舒心,吃得放心,怡养身心。每年春夏之际,有大量游客来伍家台体验采摘茶叶的乐趣,约上三五好友,在茶园里嬉笑欢唱,采摘之后还可以参观学习如何制茶。

今天,伍家台风景区做到了“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伍家台乡村休闲旅游区成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乡村产业振兴,茶旅融合促发展

茶旅融合助振兴,茗香四海造品牌。伍家台贡茶文化产业园目前已带动宣恩县及周边县市400余家茶叶加工厂的销售服务。企业的帮扶和品牌的建设,让乡亲们完成了从深山土家族贫困村到脱贫攻坚示范村的变身。在《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节目中,伍家台书记向专家和嘉宾详细阐述了贡茶初具产业规模、品质高但始终无法形成品牌效应的问题。“星光助力团”就宣恩贡茶的发展建言献策,认为明确市场主体是宣恩打造品牌的第一位考量,宣恩需要明确树立有辨识度的品牌,所有的产品都要有以人为主线的故事。

曾经被贫困压得褪了色的贫瘠土地裹上了鲜活美丽的绿衣裳,游客络绎不绝;昔日被贫困压得弯了腰的村民脸上洋溢出朴实灿烂的笑容。村民们辛勤劳作,打窝、插苗、浇水,一棵棵小茶苗栽下去,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新绿,也孕育着增收致富的新希望。以往的低附加值产业转变成高利润、高品质的新兴茶业,努力的汗水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乡村人才振兴,返乡村官展风采

曾经,以为走出故乡,才有诗和远方。伍家台村里有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却始终坚信:“生在这个地方,就要发展这个地方,坚守这个地方。”他就是这个村庄的书记——郑时兵。

二十年前,通往伍家台村的全是崎岖的山路,交通不畅使拥有着“贡茶”美誉的伍家台茶叶销路受阻,茶农们对于未来满是绝望,他不辞辛苦,不畏冷眼,卖掉了此时家里唯一维持生计的小卖部,开始招商引资,拯救茶厂,就这样,开启了他漫长而艰难的茶叶探索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村民们靠着执着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茶场到现在省级龙头企业。郑书记说,“我们现在不收门票,以后也绝对不会收,让游客了解贡茶文化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深深感受到他眼神里的坚定。

图片3

郑书记向我介绍当地的茶园面积经营情况,茶叶与旅游相融合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的茶叶发展规划等

图片4

  回乡创业发展茶叶文化的领头人向我分享了她回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励志事迹

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我身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个伟大历史阶段交汇点,感慨万千。乡村振兴深深烙进我的心里,让我汲取了正能量,化作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待我学成归来,一定要投身到家乡的怀抱,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作者:三峡大学 胡琴 韦恒宇,指导教师: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刘咏燕)

(胡琴 韦恒宇)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