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在西非任务区续写雷锋故事——记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部队

通讯:在西非任务区续写雷锋故事——记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部队 在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位于加奥的营区内,有一座占地约100平方米的雷锋纪念馆。

通讯:在西非任务区续写雷锋故事——记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部队

来源:新华网 2022-08-21 20: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马里加奥8月20日电 通讯:在西非任务区续写雷锋故事——记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部队

新华社记者王子正 王宏阳 邵绪昌

“中国军人时刻不忘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当地人。你们把雷锋精神带到了全世界。”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团(马里稳定团)负责军民协调工作的官员约瑟夫在参观完位于马里加奥的雷锋纪念馆后感慨道。

在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位于加奥的营区内,有一座占地约100平方米的雷锋纪念馆。纪念馆于2017年6月建成,讲述了雷锋逆境成长、工厂锻炼、军营淬火的故事,展示了雷锋生前具有代表性的11篇日记和9个故事。数年来,维和官兵们逐步完善纪念馆设施,同时也在任务中不断践行着雷锋精神。

西非国家马里武装派别林立,恐怖袭击频发,自然环境恶劣。然而,对于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来说,逆境更好锻炼,淬火方能成钢。

自去年8月抵达任务区以来,官兵们每到一个需要作业的营地,还来不及休整,任务就立即铺开——搭建防空掩体、平整道路场地、修复受损设施、清理油污土壤、分拣废料垃圾……脏活、重活、累活,官兵们都抢着干。他们来时,营地破败不堪;他们离开时,营地焕然一新。

由于马里局势持续动荡,大批难民聚集到加奥和梅纳卡。中国维和部队主动联系联合国福利部门,捐赠米面、药品、文具等物资。接过一个个标识着五星红旗、装满生活物资的纸箱,难民们感动不已。

“我们特别感谢中国维和部队,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最真切的帮助。”加奥一位居民说。

马里社会学家阿卜杜拉赫曼·迪科说,中国的维和部队在保护马里稳定团超级营地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为保卫加奥做出了贡献,加奥民众对中国部队给予很高评价。

张旭洋是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梅纳卡分遣队排长。2021年10月,他所在的立体中队被派遣至距加奥300多公里的梅纳卡,执行分遣队任务。梅纳卡毗邻尼日尔边境,这里恐怖组织活动频繁,是马里风险等级最高的地区之一。

一天清晨,火箭弹破空声突然响彻梅纳卡超营区上空,执勤岗哨立刻拉响警报,用对讲机呼喊:“曲射火器打击,隐蔽!”

38名官兵以最短时间进入掩体。紧接着,1枚火箭弹击中了超营一处民事人员板房的东侧。张旭洋临危不乱,第一时间指挥战友进入掩体,收拢清点人员,稳控人员思想,3分钟内便完成向队部的情况简报。

在梅纳卡,张旭洋不仅要带领官兵完成施工任务,还担负着快反分队的指挥任务,面对陌生的环境、复杂的安全形势和繁重的基建任务,他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10个月的任务期内,这支38人的分遣队圆满完成了构建掩体构筑、道路抢修、板房架设等20余项工程任务,得到了联合国官员与友军的高度赞誉。

中国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副分队长王猛说:“每当我们碰到友军,碰到联合国的雇员,碰到马里当地百姓,他们都会朝我们竖起大拇指,冲我们点头微笑,说一声‘中国,真棒’,我们胸中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

马里稳定团东战区总司令斯蒂芬·安德森准将在参观雷锋纪念馆时留言道:“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雷锋精神中包含着担当、专业、勤奋、友善,你们用行动赢得了马里稳定团和当地民众的认可和尊重。”

(王子正 王宏阳 邵绪昌)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