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做客新华三紫京读书会:邂逅一场中华文化与数字金融之约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8-16 09:20
2022-08-16 09: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6日,由新华三集团主办的“紫京读书会”系列活动特别邀请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与金融行业来宾共话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厚重,探讨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核和数字故宫新体验。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行业BG总裁张力,新华三集团副总裁、运营管理部总裁兼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主任李涛,新华三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营销官杨玺,新华三集团副总裁、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王旭东,与来自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高管、合作伙伴等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以书会友:听“故宫看门人”讲述中华文脉与文化自信

1.jpg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故宫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文物的保护与历史文化的传播,对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本期紫京读书会重磅嘉宾单霁翔院长,以故宫“看门人”的视角带领大家走进故宫,深度饱览故宫600年历史风华与文化传承。他以“中华文脉与文化自信”为主题,用详实的案例、精确的数据、数百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从故宫古建筑群看护、文化遗产看护,到解读传统文化、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娓娓道来当代“故宫人”如何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紧跟时代步伐打造了更加互联网化的“数字故宫”。故宫博物院基于全息影像技术搭建数字博物馆,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遍览故宫文物,360度全景虚拟漫游故宫,真正实现从资源数据化走向数据场景化,从场景网络化走向网络智能化,可以说,数字故宫的建设经验为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样本。

行之更远:从历代文物中探究金融历史变迁之路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王旭东表示,博古通今,行之更远。紫京读书会有幸邀请到单霁翔院长带领大家领略深厚的华夏文化,感受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历程,也期待下一个600年,数字技术能为故宫博物院、为文化传播带来更深远的价值。同时,故宫的红墙绿瓦皆是故事,这些故事也映射着一部壮丽的金融发展史。在金融数字化进程中,让我们一起领略古老与革新的交融。

公元前256年,泉府的出现代表着中国金融业萌芽,之后质库、当铺、银号、票号、钱号等“金融机构”悉数登上历史舞台,贝壳、刀币、铜钱、交子、金银、纸币等货币的流通则见证了几千年繁荣的农耕文明。

而今,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渐入深水区,步入快车道,当货币以“数字”形式出现后,科技的高速发展早已让金融业务突破时间、空间和国界限制。

从古至今,时间无垠,这些斑驳的历史轨迹皆能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中窥得一二。

聚志奋进:新华三持续赋能金融数字化转型

金融数字化变革中,新华三集团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过去三十年,新华三深耕金融领域,为银行、保险、证券等众多金融机构提供了业界领先的数字化创新技术和前沿解决方案,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创新实践,携手客户共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华三集团与行业交流沟通的重要纽带,“紫京读书会”也将持续为金融行业客户带来更多高质量分享,打造高质量交流、互动的文化空间。

关于紫京读书会

向学者问道,与学友交流。

紫京读书会邀请国内知名教授、意见领袖,从组织管理、宏观经济、产业趋势等多个领域角度厘清矛盾与问题,点评机遇与挑战,分析实践的得与失,为金融行业书友营造聆听思考、交流碰撞、博采众长、共同成长的文化空间。

“百战归来再读书”,过去的成功凝练了经验,而持续的学习则决定着未来。

以书会友,一期一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