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历史问题的日本,核野心值得高度警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8-12 14: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日方在核武器问题上表态自相矛盾的情况非常突出,在标志着日本在二战中宣布无条件投降77周年的8月15日来临之际,尤为引人关注。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8月6日在广岛原子弹爆炸77周年纪念仪式上表示要坚持“无核三原则”;但日本在纽约参加于8月1日至2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时,提交的文件中已悄悄把“无核三原则”拿掉了。

中国裁军事务大使李松8月8日在大会上作专题发言时指出:这是否意味着日本的核不扩散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日方欠缔约国和国际社会一个明确的交代。

李松强调,任何把“核共享”模式复制到亚太地区的企图,都是明目张胆的核扩散,必将遭到本地区国家的坚决反对,以及必要时的严厉反制。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等国家的担忧和警告不无道理。“必要时的严厉反制”的表态,也说明中国对此高度警惕。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月8日答记者问时指出:日本一直享受着美国的“核保护伞”,并反对和阻挠美国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包括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内的日本政客鼓噪与美国进行核共享,声称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器不能成为禁忌话题。

对此,日本国内反对声不断。日本《京都新闻》8月6日社论就指出:“在国内,将美国的核武器部署在日本并共同应用的‘核共享’论调存在于自民党一部分人和日本维新会当中,这是违反‘无核三原则’的短视言行,绝对不能容忍。”

在世界范围内,“核共享”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概念核心是有核武器国家向无核武器国家提供核保护伞,如北约就对其成员国提供核共享安排。据今年2月份北约发布的一份事实清单,这些核共享安排“包括有一些北约成员国国家向北约作为整体集体防御提供核能力,航空器和基础设施〞。

但日本这个本身并不拥有核武器的非北约成员国国家也开始鼓噪和追求“核共享”,如最终实现,将对于整个东亚乃至更大地区的战略稳定带来巨大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对各种关于“核共享”的讨论持暧昧态度,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日本作为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长期以来呼吁建立“无核世界”的主张。

这一主张岸田首相在今年广岛原子弹爆炸77周年纪念仪式上演讲时亦有提及。

但需要强调的是,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地分别遭美国两颗原子弹轰炸有特定历史背景,即当时入侵亚洲多国的日本拒绝投降。

两颗原子弹爆炸彻底摧毁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负隅顽抗的幻想,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然而日方长期未对侵略历史做深刻反省,其中表现之一,就是在今年广岛举行的核爆纪念大会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演讲中没有任何内容和表述对侵略史实进行深刻反省。

他虽然宣称“绝不能重演七十七年前那一天的惨祸”,但演讲通篇主要还是聚焦于日本涉核武器的主张,还宣称“我国将以核爆受害者为代表,和希望实现‘无核世界’的各位一起不断努力促进对原子弹爆炸真相的理解”。

当年原子弹爆炸的真相是什么?日本政府心知肚明。而它片面强调日本作为核爆受害者身份,对侵略史实讳莫如深,对作为其军事扩张侵略受害者的亚洲国家和人民只字不提,本身就是大搞双重标准、荒腔走板和自我矛盾。

美国近年来在涉日议题和场合上也对当年进行原子弹轰炸的反法西斯战争背景进行淡化处理。

据美国国务院网站今年1月20日发布的美日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声明,双方宣称,“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永远铭刻在世界的记忆中,它残酷地提醒我们必须保持76年来不使用核武器的记录。”

这份联合声明同样没有提及1945年两次原子弹轰炸的历史背景。双方还“呼吁政治领导人、青年以及其他人访问广岛和长崎,以提高和保持认识”。

美日如果真正要提高和保持认识,就应该认识到:侵略历史不容洗白,干涉他国内政、军事扩张乃至核野心膨胀危害巨大,不应该随意向别国提供核保护伞,在核武器问题上搞双重标准是在玩火自焚。

美日在忽视日本侵略历史的同时,无论是号召削减核武器还是推动美日“核共享”,实质上更多还是出于政治操弄和军事安全领域的自私利益需要,同时还能达到为日本军国主义历史洗白的效果——这是美国对日本这个盟友赤裸裸的包庇和纵容。

而在中国等日本邻国眼里,日本流露出核野心,不仅难以自圆其说,伤害当年受日本侵略国家和人民的感情,更是危害无穷,中国等周边邻国必当坚决反对。

(张陨璧)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