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为群众讲解 “崇法券”使用方法
“口头承诺的还钱时间到底算不算数?”
早晨9点,家住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的一位村社居民到访“崇法屋”,给崇法志愿者展示手机上的聊天对话框,提出了困扰他一晚上的问题。两年前,红色帐篷的“崇法屋”第一次出现在村里时,他就是第一批“客人”,如今,已经养成遇事第一时间找律师咨询的习惯。
自2019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崇法屋”已在顺德全区205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式法律服务,凭借零成本、零距离的优越性,成功融入群众生活。
“崇法屋”只是佛山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佛山市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合理配置全市律师资源,早已在全市787个村(社区)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并形成“党建示范引领、五区各显神通”的工作局面,村(社区)治理意识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
2019年以来,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共为村社居民提供服务总数84334件次,其中诉讼185件次,非诉讼84149件次;为村社居民审查合同(包括审查村规民约)2053件次、出具法律意见书904件次、代书1073件次、调解纠纷2244件次、处理敏感案件21件次、开展普法宣传10460场次,村(社区)法律顾问已化身为佛山基层治理的“好参谋”、村社居民的“贴心人”、邻里街坊的“和事佬”。
坚定主心骨,党建引领先锋带路
广东是在全国率先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省份,而佛山,无疑是主动探索开展这项工作的先行者。
早在2011年6月,佛山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佛山市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的实施意见》,佛山市司法局先后制定了《佛山市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实施细则》和《佛山市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试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正式在全市推广。
全市律师及律师所积极响应,党员律师冲锋在前,最早一批村(社区)法律顾问带着普法资料,从办公室走到村(社区),主动服务村干部和村社居民。
2012年,佛山市司法局、佛山市律师协会共同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律师所党支部与村居党支部结对共建的通知》,探索“牵手结对、开放互动”组织生活模式。当年即有近20家律师所党支部与村(社区)党支部挂钩结对,有效扩大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覆盖面。
为加强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佛山市司法局联合佛山市财政局出台了《关于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经费保障的指导意见》,将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补贴经费纳入各区、镇(街)年度财政预算,对律师服务村(社区)经费标准、管理等作了具体规定,明确律师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所需的办案费等补贴经费标准,确保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能够长效开展。
在多年坚持不懈努力下,一大批优秀律师和律师所党支部参与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以专业法律知识切实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党员律师张晓峰和黄世希就是其中的两名代表。早在2007年,张晓峰就参与顺德区司法局组织开展的“律师服务进村(社区)”工作,一做就是十多年。他帮助残疾人解决被丈夫家人频繁索取钱财的困扰,也帮助村干部厘清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难题,是许多村社居民和村干部眼中的贴心人。党员律师黄世希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有深刻理解。每当有村社居民前来咨询,他都会与村社居民并排坐在咨询台外,或者围坐在茶几边,与村社居民拉近距离,先稳定村社居民情绪,再引导其理性冷静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不少纷争经他调解,都能平稳解决。
广东盈宇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则是律师所党支部参与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优秀代表。盈宇所党支部探索出党建引领下的“党员、团员、律师、志愿者”四维志愿服务体系,以主任带动合伙人,合伙人带动骨干律师,骨干律师带动实习律师、律师助理的梯队式“三三联动”团队化运作模式组建公益志愿服务队,为驻村法律服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律师所党支部和党员志愿者在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推进过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彰显,全市律师行业掀起下基层、进村(社区)的风潮,在推进佛山乡村振兴、推动社会法治的道路上,交出了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前移主阵地,法律服务全线出击
佛山五区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实际需求,确立了各具特色的法律服务形式和促进办法,通过值班驻点、专题讲座、走村入户、公示牌、“崇法屋”等多种线下途径,结合社交平台、门户网站、视频传媒、“崇法券”等线上渠道,力求最大程度覆盖、最大便捷帮助有迫切法律服务需求的群众。
顺德区开创性发明“崇法屋”“崇法券”等村(社区)法律服务形式,形成了政府指导下的“市场选择、公益补充、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模式。
“崇法屋”作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法治宣传及服务工作平台,入驻了来自“三官一师”的崇法志愿者和党员志愿者,曾获得广东省2018-2019年度“谁执法谁普法”优秀项目的荣誉。
“崇法券”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打造全时空公益法律服务线上惠民项目。项目以小程序形式发放“崇法券”,一头连接执业律师,一头连接有法律服务需求的群众,打破法律服务的时空限制。顺德辖区内的户籍居民以及在顺德工作生活的新市民实名注册后,即可使用“崇法券”自主选择志愿律师,免费享受法律咨询等相关服务。从外地来佛山务工的小李对这项创举十分满意:“简直是当代社恐年轻人的福音!”
禅城区在全市率先实施财政拨款支持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并在街(镇)挑选基础条件好的村(社区)作为示范点,利用公交车上的车载视频进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党员律师百件为民实事”活动,通过“党建+公益”的方式,发动党员律师参与基层治理,解决社会顽疾,动员全区律师所党组织与村(社区)、学校、园区、楼宇等结对共联,以律师专业的知识技能,提供专业免费的法律意见,解决社会各种老大难问题。
南海区除了提供法律咨询等走访类基础性服务外,还根据村(社区)需求“度身量造”法律服务产品,并推行主办律师责任制,向基层政府推荐优秀律师人才组建镇(街)“律师顾问团”。律师所以“一名主办律师+多名团队律师”成立一个驻村律师团队,挂钩4-5个社区,主办律师由合伙人律师担任,带领团队律师到村(社区)开展服务活动,集中律师团体力量处理村(社区)的重大复杂法律事务。此外,南海区还策划制作了《律师的大街小巷》微电影、《有话直说之法律顾问进村居》节目,以及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优秀故事评选等活动,彰显律师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更多群众主动找村(社区)法律顾问咨询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展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渠道。
高明区在四个镇(街)部分村(社区)进行试点,将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范围延伸到村社居民小组,并充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内容,在全市内首次组织开展乡村治理“法治体检”。村(社区)法律顾问通过座谈会等多方式了解村委会基本情况,针对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法律意见,并出具法治体检书面报告。高明区律师为77个村(社区)出具154份法治体检报告,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扫黑除恶”重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水区出台《佛山市三水区促进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明确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村(社区)将聘请法律顾问费用、购买法律服务费用纳入本单位年度财政预算。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对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教育疏导工作,从思想和生活上提供帮助。
各区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佛山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为佛山群众带来了切实利益,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律师深入村(社区)开展《民法典》宣讲
锻造主力军,法律服务重在实效
“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要讲求实效,不能只是形式上挂名,关键要看是否真正发挥作用,群众是否满意。”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强调。近三年,佛山共有1000多名律师担任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每年近十万佛山人享受免费法律服务,佛山市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师协会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宣传,让“找律师,到村(社区)”的免费法律服务途径深入人心。
为提高村(社区)法律顾问的服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佛山市司法行政部门印发督导方案,要求各区加强联动机制、强化培训、强化督导。各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年度考核办法,开展定期考核评分,每半年对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根据律师进驻村(社区)意愿、各司法所意见及检查评估考核评分情况,调整各村(社区)法律顾问人员的配备,选派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律师担任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强化进退机制,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保证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工作质量。各村(社区)也在醒目位置悬挂公示牌,张贴公益宣传画,按要求填写律师顾问值班日志,认真落实“一村一卷,一事一记”的规定。
律师深入村(社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
佛山律师肩负起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重任,为社区治理和村(社区)两委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支撑,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南海区丹灶镇新农社区,法律顾问帮助被高速火灾殃及自家鱼塘的村社居民获得经济赔偿;在南海区西樵镇平沙村,法律顾问针对该村《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漏洞提出完善意见,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流转,有效预防矛盾纠纷;在禅城区张槎街道古灶村,法律顾问为古灶村集体收回两万多平方米的集体土地及地上房产,圆满解决困扰村集体长达五年的纠纷;在禅城区石湾街道金澜社区,法律顾问帮助高龄瘫痪老人解决养老问题,调和其亲戚与妻子养子之间的矛盾;在三水区西南街道布心社区,律师顾问帮助居民通过另行诉讼的方式确认房屋的继承份额,解决困扰继承人多年的房屋纠纷……一位位法律顾问如同一盏盏明灯,一点点照亮了佛山基层法治地图。
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免费法律服务,不仅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升群众满意度,还能增强基层法律意识,让全社会养成尊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自觉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佛山律师作为佛山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排头兵,将继续以法为纲、以人为本,架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共建幸福祥和的美好佛山。
消息来源|佛山司法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