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吴剑锋书写人与自然爱的传奇

“90后”小伙吴剑锋书写人与自然爱的传奇

来源: chinadaily.com.cn
2022-07-04 14: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4日电(记者 韩俊红 周慧颖) 出生于90年代的吴剑锋是吉林市动物保护协会一名动物保护者。年幼时他就痴迷于动物世界,对鸟类格外关注。数千种鸟类的啼鸣,他都熟稔于心。他7岁时,姥姥退休后来到农村生活,从此寒暑假他就有了好去处。最快乐的时光每天都可以上山寻找各种小动物,因此也结缘了数千种鸟类。10岁时,一段录好的鸟鸣声,听上几遍后,便能确定鸟的种类。

因为喜欢动物,平时他阅读了海量与动物有关的书籍。大学期间,他还时常到野外调研,通过粪便、毛发了解动物的种类和习性。

吴剑锋2008年考入北京石油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北京做过健身教练、极限单车教练等工作。工作几年后,他还是觉得家乡好,于是2016年从北京回到家乡吉林市,在吉林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原秘书长的引荐下加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自从加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从2017年开始加入野生动物的救助、训化、放生等工作。起初救助后的小动物没地方安置,都放在自已家中,随着救治的动物越来越多,2018年他自费成立野生动物保护站。保护站建立后,他与救助的野生动物朝夕相处,每天精心照顾它们。被救助的野生动物也由原来的每年上千只到现在的每年上万只。

与他“并肩”守护野生动物的志愿者现已有400多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志愿服务当中,市民也开始行动起来,纷纷出钱出力为生态事业做贡献,这让他很感动。最小的志愿者蔡景佳今年12岁,已经在保护站做了4年志愿者,她还定期拿出积攒的零用钱购买鸟粮。

蔡景佳已经知晓多种动物的学名、习性以及保护等级。在父母的陪同下,她多次参加野生动物的救助,每到假期都会来到保护站做力所能及的事。

吴剑锋还会参与野外调查,更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界在向好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正在增加,分布区域广泛,此前未有记载的物种也开始在当地出现。

“为了有利于动物的野化训练和放归,我又自费购买了新的场地。目前,动物保护站已经搬至新家——位于吉林市龙潭区小川村附近的山林,新的保护站依山傍水。”吴剑锋说。

吴剑锋还说:“真正的野化训练,就是希望这些动物们能义无反顾地回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保持野性,不依赖人类。”

目前,保护站里有200多种野生动物,大多都是国家保护动物。每个动物都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和食谱,吴剑锋每天购买水果、玉米粒和肉类等,按照各类动物的不同喜好分别进行喂养,每月消耗的食物费用要上万元。

一年中,吴剑锋少有闲暇时刻,吉林市各类野生动物繁多,春天放归、夏季救助两栖爬行动物,秋天救助鸟类,每一项活动吴剑锋都亲身参与。除了喂养、救助工作外,吴剑锋平时还会利用这些野生动物对学生进行一些知识科普,培养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作为现任吉林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几年间结缘了数万“新朋友”,巨蟒、丹顶鹤、黑熊、白狐、豹猫……都是他参与救助的野生动物。他很庆幸自己与野生动物结缘,因此能够亲身见证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生的巨变。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