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首广为流传的《木兰诗》道出织布自古就是女性的一门手艺。如今,织布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很多乡村重新流行,家家机杼响,户户织布忙。
菜园镇南街村手工织布作坊
5月27日,走进菜园镇南街村手工织布作坊,只见三位织布女目不转睛地端坐在织布机前,手拿梭,脚踩板,陶醉于唧唧的织布声中。手中的梭子好似水中游泳的鱼儿一样在经纬线中穿来穿去,每穿一次梭子双脚踩一下织布机,浑身上下都得使劲,随着脚踏手穿的织布声,她们头上的汗珠像雨点一样滴落在织成的土布上。她们不停地穿梭引线,一根根纺线经她们的巧手变成五颜六色的土织布。巧妙改进创新的铁质结构、精密的织布齿,长约二十公分的梭子来来回回穿梭,美丽的花布就逐渐显现出来,让人不由叹服。一梭一缕,织布女在织布机上展示老式绝活儿。同时织好的颜色各异的粗布,质地柔软、吸汗、透气性好、抗静电,并且持久耐用,色彩明艳不张扬,颇受人们的喜爱。
唧唧复唧唧,菜园镇织女当户织
“以前织布需要纺线、刷线、缠机、栓布等三十多个环节,现在改进了,织布比以前省事多了,基本上都是缠好的纬线,选好经线颜色,直接织就行了。一般一天能织一个三份的床单,手快的话,一天不停能织两个。”织布女爽快地介绍道:“这一个床单成本在八九十左右,加上花边就是一百元的成本,最后能卖230元以上。粗布吸汗,夏天铺在床上比凉席都舒适,看咱集镇上的媳妇不光会跳舞表演,还会织布,厉害不厉害?”
菜园镇南街村手工织布作坊织女正在引线
作坊现场只见织的布花样很多,起的名字寓意也很美,有的是“花开富贵”,有的是“十全十美”,有的是“喜上眉梢”。一方土布织出原味记忆,一把梭子纺出古老传承,在哐当哐当的织布声中,一根根棉线魔术般变成了一寸寸条纹醒目的老土布,原汁原味的土布在这里找到了土布文化的灵魂。奋发有为的菜园人与时俱进,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明天。(张雨帆 王志萍/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