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党建引领,促撂荒地变“金土地”

甘肃通渭:党建引领,促撂荒地变“金土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5-25 14: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坚持把开展撂荒地整治作为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通过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把社会化服务、合作社流转作为撂荒土地整治、复垦生产、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大力推动耕地撂荒整治,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通渭县通过撂荒地整治、春小麦种植、玉米套种大豆等项目补贴900万元,充分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撂荒地整治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部分撂荒地无人耕种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摸出现存撂荒地4.27万亩、涉及农户16121户。2021年以来,全县共完成整治面积12.08万亩。

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

通渭县通过50万元的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在1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建18支农机社会化作业队,为缺少劳动力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多环节、全方位服务,对切实无人管理、举家外迁承包户,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兜底保障、统一耕种,仅2021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整治撂荒地1万亩以上,不仅成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新渠道,而且为全县撂荒地整治实现托底。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分散的小农户和畜力种植效益低下,是造成近年耕地撂荒的关键因素,机械化、集约化种植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今年,通渭县落实大型农机补贴500万元,针对大马力农机具采取双补政策,仅第一季度增加动力机械309台、配套农机具859台(套),大大提高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范围。特别是结合近两年的社会化服务奖补资金700万元,有效解决了缺少劳动力的农户在耕、种、防、收各环节的生产困难。

“通渭县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地整治,坚决保障耕地面积不减、粮播面积不减、粮食产量不减,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切实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出通渭贡献。” 通渭县委书记谢占武说。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