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公安打开优化营商环境“四扇门”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4-12 16:41
2022-04-12 16: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全区“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通辽公安立足职责定位,通过“请”“送”“关”“领”,打开优化营商环境“四扇门”,多举措解民忧,尽心竭力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保障,全力护航通辽经济高质量发展。

纳谏“请”进门

为深入查找影响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类因素,有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通辽公安以“大讨论活动”为抓手,积极畅通联络渠道,主动公布“局长热线”和“局长信箱”,通过“平安通辽”公众平台面向社会发布公告,构建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沟通,切实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与“我为企业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主动走访蒙药公司、蒙牛乳业、金煤化工、现代牧业等企业以及“日之美”商场等个体经商户,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主动问策于企、问需于商,切实把“门”打开,把“谏”纳来,详细了解企业目前的营商环境、营运情况、产品市场前景、存在的困难问题,近距离了解企业发展需求,以客观真实的意见建议作为推动工作改进的方向,更好响应群众的呼声,回应社会的关切。活动开展至今已走访辖区企业1000余家,个体工商户2000户,对征集到的六个方面200条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纳,明确责任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确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安全“关”进门

通辽公安持续对企业及企业周边环境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易制爆危险物品存放的单位,积极开展防火、防爆炸、防事故的排查整治工作,不断提升企业防范风险能力。通过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严防疫情输入,营造企业发展的安稳环境,民警持续对辖区内特种行业、娱乐场所等重点部位开展疫情防控检查,及时堵塞安全漏洞,先后检查企业及重点行业场所1000余家,扎实筑牢企业及企业周边环境的安全堡垒。

服务“送”上门

“太感谢你们了,为我们企业把所需手续都办好了,为企业解决这么多难题。”通辽市市场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接过办理好的备案材料,连声道谢。前不久,该企业技术人员信息变动,民警要求负责人重新到公安局对人员信息进行备案,由于疫情原因,企业迟迟未来。为了使企业能够尽快的合法合规经营,切实解决企业难题,民警主动把服务“送”上门,让企业少跑腿,解决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

满意“领”进门

通辽公安始终把解决企业 “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近日,通辽市开鲁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收到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辽河分公司的感谢信。感谢信以网络方式“云”传送,深切表达了该企业对治安民警在“放管服优化营商便民利企”工作中的感激之情。原来,该企业在办理《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的审批时,民警化繁为简,创新审批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为给企业减负、实行帮办代办,承诺只跑一次,提前让企业办事员将所需材料通过钉钉上传进行审批,并由民警将材料统一拿到公安局签字盖章。“坐了20分钟就把业务办完了,民警真是企业的贴心人,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企业办事员连声道谢,为民警的办事效率点赞。

“放管服”改革以来,通辽公安户政和出入境窗口一窗办理、一窗出证,在对企业实行事中事后监管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法制保障,为企业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企业员工守好钱袋子,切实发挥了优化营商、便民利企的职能作用。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通辽公安坚持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破解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切实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担当、体现作为,力争为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公安力量。(蒲晓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