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博发布领先科技成果征集推介会(北京站)圆满举办

2022数博发布领先科技成果征集推介会(北京站)圆满举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3-17 15: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17日电 3月16日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发布领先科技成果征集推介会(北京站)成功举办。本次推介会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发布组(贵阳市科技局)主办,贵阳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通过贵阳、北京两地连线方式举行。

数博发布组副组长、贵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艳,贵阳市科技系统相关负责人在贵阳主会场参会,中国航天科工基金董事总经理张天明,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杨峰,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主任张闯,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海生,以及北京市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代表们共同在线参会。

数博发布组副组长、贵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艳首先介绍了2022数博发布相关情况。徐艳表示,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打造了“样板”。“以2022数博发布领先科技成果征集为契机,希望贵阳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能够开拓视野,多多与北京的同行进行交流。也希望北京能够帮助贵阳,传授数字经济发展的经验,提供更多沟通合作的机会,让我们共同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携手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博发布组副组长、贵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艳介绍2022数博发布相关情况

2022数博发布紧扣“抢数字新机,享数字价值”主题,广泛征集一批以转化为导向的领先科技成果,并促进落地转化,征集时间为1月15日至3月19日。徐艳代表数博发布组,向与会来宾介绍了本届数博发布的整体安排。

2022数博发布设有领先科技成果发布、公益发布和企业自主发布三大内容。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作为其中最重要、最亮点的部分,将面向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及个人,征集以转化为导向的工业、农业、旅游业等领域大数据相关领先科技成果。遵循公平、公正、客观、权威的原则,评选出“新产品”、“新技术”、“商业模式”等领先科技成果进行发布。新产品,指用于经营的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包含但不限于硬件、工具、设备、设施、软件等用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有形或无形的载体。新技术,指应用领域中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技术成果。商业模式,指贯穿应用领域资源开发、研发模式、制造方式、营销体系、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商业企划、策略、流程、组织结构、实施模式和解决方案。

徐艳表示,对于评选出的有意并适合在贵阳落地转化的成果,将推出一系列组合政策,从资金补助等方面助力优秀成果在贵阳贵安落地转化。“今年的征集截止到3月19日,欢迎北京的朋友们踊跃申报,十分期待看到大家的好想法、好产品,也希望2022数博发布领先科技成果征集推介会的收官之行收获满满。”

中国航天科工基金董事总经理张天明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大数据的发展首先推动了数据产业化,使技术工具越来越丰富。现在开始进入推动数字资产化的阶段,比如“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数字资产化是能够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化的重要基础,要长久的走下去。”他强调,研究平台的建设,政府的全面统筹、协调、支持,致力于数字经济产业的科技型企业家、创业者,以及资本的助推,对数字经济产业生态的建设至关重要。

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杨峰介绍了公司在商业卫星领域取得的科技成果,并分享了有关卫星数据的应用案例。作为中国首批商业航天企业,成立超过6年的天仪正在从卫星的总体设计、研发制造、发射服务到在轨运维的一站式服务提供商,逐步向卫星星座运营和数据应用服务商升级。从2020年年底,成功研制并发射我国首颗商业SAR卫星“海丝一号”之后,2022年再发“巢湖一号”,目前已拥有两颗SAR卫星。杨峰认为,“卫星最终交付的实际上就是数据。在以前,我国的SAR遥感数据几乎都需要从国外购买,而我们的卫星解决了国内SAR遥感数据的空白和‘卡脖子’的问题。同时,这种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不受光线和天气条件的干扰,能够全天时全天候的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在数字城市、生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环境监测等各个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大数据的开发价值。”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主任张闯,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海生也在线上进行了演讲。

科技创新不停步,砥砺奋进新征程。走过贵阳、长沙、成都、深圳、无锡、北京,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发布领先科技成果征集推介会圆满收官,即将进入紧张有序的权威评审阶段。作为数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博发布将持续挖掘和展示精彩的大数据领域创新成果与应用,携手各方伙伴共享数字机遇、共促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