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界别优势特色 进一步提升参政议政水平

(王珂园、黄玉琦)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吴晓青做客人民网推出的全国两会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系列访谈栏目,就民建中央去年履职情况和今年工作重点,与网友互动交流。新的一年,就如何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更好发挥参政党作用,吴晓青介绍了民建中央下阶段的三个工作重点。

突出界别优势特色 进一步提升参政议政水平

2022-03-07 15: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3月5日电 (王珂园、黄玉琦)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吴晓青做客人民网推出的全国两会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系列访谈栏目,就民建中央去年履职情况和今年工作重点,与网友互动交流。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吴晓青

  进一步提高政策建议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

  “民建中央的一些提案推动了相关工作取得进展。”在回顾2021年的全国政协大会提案工作时,吴晓青着重介绍了几个提案。例如,在工信部重点办理的提案中提出的“鼓励制造业运用前沿科技加速升级”等建议,被纳入“十四五”专项规划;关于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提案经媒体报道后,“有快递小哥专门到访民建中央,并代表快递从业者留下了一封手写感谢信。”

  2022年,民建中央向大会提交的提案主要涉及5个大类、6个方面,数量与去年持平,经济和财政金融占比达61%,充分体现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界别特色和优势。

  访谈中,吴晓青介绍了民建中央今年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加快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提案,这一提案是在民建中央2021年大调研专题“形成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形成的。8个政府部门参与开题座谈会,面向全国30个省份共614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委托15个民建省级组织在当地组织开展调研,面向全会征集了300余篇相关的研究成果。“此专题调研以及提案的形成过程中,加强了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充分发动全会力量,真正做到了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相结合。”

  针对今后的调研工作,吴晓青表示,民建中央也将继续总结经验,延续以往好的做法,建立和政府部门的常态化联系、广泛发动民建省级组织及会员,进一步提升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政策建议的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

  关注中小企业困难诉求 设身处地建言献策

  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民建中央的企业家会员数量较多。吴晓青在访谈中表示,“我们向来注意在议政协商过程中反映和呼吁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困难和需求。”

  今年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就统筹财力保障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谈了想法。

  吴晓青在访谈中提到,受困于疫情反复和国内外市场变化,许多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相当大的困难。为此,民建中央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上海、浙江、广东等地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听取会员企业和会内专家的意见,查询相关政策,从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落实帮扶中小企业的具体措施、实行更优惠的税费政策、有效减轻企业的非税负担等几个方面做出了具体建议。

  提高政党协商实效 更好发挥参政党作用

  2022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吴晓青表示,民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四新”“三好”要求,增强责任担当,切实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更好发挥民主党派“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作用,和中国共产党一同团结奋斗,在新征程上做出新的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新的一年,就如何提高政党协商实效,更好发挥参政党作用,吴晓青介绍了民建中央下阶段的三个工作重点。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关系民生的重点问题进行调研,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巩固已有制度建设成果,加大制度执行力度,以完善制度体系为重点,全面提升参政党自身建设水平。三是强化使命担当,更好履行职能。深入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深化帮扶举措,努力服务会员企业,做好对外联络工作,稳妥推进与港澳台地区交流,更好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王珂园、黄玉琦)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