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豪:做好“五篇文章”,打造乡村振兴邵东样板

刘家豪:做好“五篇文章”,打造乡村振兴邵东样板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1-26 20: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邵东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做好“五篇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邵东样板。

做优“产业”文章,推进共同富裕。发展农业产业。大力推进种养加结合,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培育扶持发展种养大户;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建设高标准农业特色园区;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抓手,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打造“邵东中药材”“邵东玉竹”“邵东黄花菜”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全市农业企业131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1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创建省级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13个,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1525家、家庭农场3072家。2021年,农业生产产值99.3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64.8亿元,农业全产业链产值526亿元。建好帮扶车间。充分发挥邵东民营经济活跃、特色轻工产业发达的优势,将服装鞋业、皮具箱包等中下游产业链向乡村转移,通过出台奖补政策等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建设更多就业帮扶车间,形成了“企业+就业帮扶车间+村集体+脱贫户”“电商+就业帮扶车间”等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新路子,实现更多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就业,率先推进共同富裕。目前,全市已建成就业帮扶车间192个,吸纳就业人数570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341人,月平均工资达2283元。打造特色小镇。深入推进产镇融合,围绕“产业特而精、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目标,依托传统优势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重点建设中药材小镇、五金小镇、黄花菜小镇、瓜果小镇、蔬菜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小镇。以中医药、五金等特色产业为主导,成功打造了廉桥中药材小镇、仙槎桥五金小镇,廉桥中医药产业园、仙槎桥五金科技创新产业园列入全省“5个100”重大产业项目,廉桥镇、仙槎桥镇分别获评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全省首批工业特色小镇。

做实“人才”文章,助力乡村建设。一方面,把基层干部锻造好。坚持在基层一线考察培养使用干部,择优比选7名“五方面人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高质量完成市乡村三级换届选举工作,市乡换届组织提名人选均100%满票当选。抓好抓实村支部书记培训,大力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确保每个村选拔储备2—3名年轻后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结构不断优化,平均年龄41.5岁,较上届下降11岁。做实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派出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114支,驻村帮扶干部338人,后盾单位150个,做到驻村帮扶全覆盖。另一方面,把乡贤作用发挥好。出台迎乡贤振乡村实施方案,成立高规格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级推进、乡镇落实、村(社区)主体的工作机制。通过发出倡议书,开展乡贤家乡行、乡情恳谈、节庆联谊等系列活动,激发乡贤回报家乡的热情。同时,进一步整章建制,开展迎乡贤、振乡村“六个一”活动,建立乡贤人才库、项目库、乡贤网等,出台激励政策45条,让乡贤回得来、留得住。目前,全市组织开展乡贤座谈、对接、领办乡村振兴事项1820场(次),登记在册乡贤14566名,成立乡贤组织642个,乡贤投入乡村振兴帮扶资金3.5亿元,规划项目1450个。2021年,迎乡贤建家乡促振兴典型经验做法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

做好“文化”文章,提升乡风文明。持续完善“硬件”。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村级文化“五个一”工程建设全覆盖,助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完善“养老托幼”等服务功能,破解农村“一老一小”问题,全市现有公办敬老院13所,床位数1001张,建立老年人、留守儿童日间照料中心227个。大力弘扬“正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运用好野鸡坪精神陈列馆、团山烈士纪念陵园、贺绿汀故居等红色文化阵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系列宣讲活动,推动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广泛培育“新风”。建立健全党委主责、部门主导、乡镇主抓、村级主体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禁炮殡改等移风易俗行动,在全市580个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四会”组织,有效刹住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同时,大力开展“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新风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做靓“生态”文章,建设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有序、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充分挖掘各村独特的生态、经济和文旅资源,打造特色,各美其美,防止“千村一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村庄清洁行动为切入口,重点推进“一拆二改三清四化行动”,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引导村民“占新腾旧”,破解空心房整治难题,积极发动农户在房前屋后栽花植树,实现“能绿尽绿、应绿尽绿”。大力推进“厕所革命”,2021年农村厕改新建6574户。完善“一村一站一员”机制,实现垃圾中转设施“全覆盖”,转运车辆“全保障”。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率达100%,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3%,农村面貌和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推进示范创建。突出点、线、面结合,大力开展示范日间照料中心、示范就业帮扶车间、示范道路、示范村庄、示范产业、示范片“六大示范”创建,因地制宜探索推进“美丽屋场”建设。目前,已建设兴禾大道、绿汀大道、S336等示范线路106条,创建云山、大羊等示范屋场112个。

做强“组织”文章,实现治理有效。全力建强基层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乡村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旗帜鲜明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深化落实省委“1+5”文件精神,切实提升基层干部待遇,减轻基层负担。2021年投入6020万元新建改造村级服务中心143个,稳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现村级公共服务(一门式)大厅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出台系列支持措施,激发内生动力,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74个。着力探索“以村为主”新模式。以清廉邵东建设为统揽,以清廉单元创建为载体,大胆创新,着力探索新时代“以村为主”乡村治理新模式,推进基层治理模式向纵深发展,因地制宜打造示范乡镇、村(社区),发挥示范标杆作用。2019年灵官殿镇获评乡村治理全国示范镇,2021年堡面前乡大羊村获评乡村治理全国示范村,火厂坪镇木林村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大力创建“四无”乡村。加快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以法治保障平安稳定,以德治弘扬文明乡风,实现村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聚焦邵东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无诈、无毒、无黑、无访”四无创建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者系湖南省邵东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刘家豪)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