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不断加强,超声造影剂异军突起,造影剂市场的下一个蓝海?

2022-01-10 11: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米内网发布了一组数据,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造影剂销售额超过150亿元,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25%,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个数据:造影剂三大类别之一的超声造影剂增速超过44%,远超X射线造影、磁共振造影其他两大类别的增长率。

超44%增速是什么概念?如果非要有个参照物的话,44%不仅远超造影剂市场总体增速,还远超现在中国医药行业的总体增速。

这意味着超声造影剂赛道正在成为中国医药行业中的一匹黑马,超速拓展造影剂市场的边界,成为造影剂市场中下一个蓝海,未来或将颠覆X射线造影剂一家独大的现有造影剂市场竞争格局。

超声造影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

影像诊断是目前临床诊断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它就像临床医生的另一双眼睛,在普通人眼里的黑白片,就是影像科医生眼里诊断疾病的重要信息入口,也是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式和评估疗效的关键。中国的影像诊断量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飞速增长。

发展至今,影像诊断主要包含超声成像、X射线/CT成像、MRI、核素成像等手段。其中,相较于其他手段,超声成像因价廉、简便、迅速、无创、无辐射性、准确、可连续动态及重复扫描,且清晰显示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这些独特优势,在临床被广泛使用,常作为实质脏器及含液器官的首选诊断方法。

但这几种成像手段都存在不同的缺点,例如X线/CT等设备具有辐射,使用次数受限;MRI、核素成像使用限制又较多;超声成像因受气体与骨骼的阻碍不适合于含气脏器如肺、消化道及骨骼的检查。

并且受制于人体差异性、设备精确性等原因,单靠设备获取的信息有限。造影剂的出现显著增加了影像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成为提高影像诊断正确率的利器。因技术难度差异大,难度最小的X射线造影剂技术最先被攻克,临床大规模应用,迅速提升了X射线诊断的准确率,技术难度最大的超声造影剂技术在20年前才被少数公司攻克。

超声造影是当前超声医学发展的最重要技术之一,近几年得到临床的广泛使用和认可,是继二维超声、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之后的第三次超声技术革命,克服了常规超声成像的局限性,能显著提高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效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助力实现影像学的精准诊断。根据《中国超声造影指南》,超声造影目前已经可以广泛应用于肝脏、胆囊、胰腺、肾脏、甲状腺、乳腺、子宫附件、心脏、血管等多种脏器和组织,尤其在肝脏肿瘤的检出和定性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多个临床数据统计,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在60%-70%,超声造影的应用能将准确率提升到80%-90%,甚至更高。这是因为超声造影技术具有实时、动态、连续显示脏器实质和病灶血管构架以及组织灌注状况等特点,能从根本上解决普通超声成像清晰度和对比度不足的问题,很大程度弥补超声小病灶性质辨别性较差的缺陷,大幅提高超声成像中各类疾病的确诊率。

对于患者来说,超声的无创性、无放射性、安全性,加上超声造影的准确性、通用性强等,使得超声造影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举个例子,肝脏是多学科影像诊断较为成熟的器官,而超声造影在肝脏影像诊断的优势极为突出。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显示,中国是肝癌大国,肝癌的死亡率位居癌症前三,且80%以上的肝癌被常规诊断时已发展至中晚期,对肝癌高危人群的进行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超声造影可以显著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及特异性诊断;可以提高普通超声无法识别的HCC(肝细胞癌)检出率等。

令很多患者最痛苦的穿刺活检环节中,超声造影的介入可以提前细致观察到肿瘤组织以及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有必要对患者的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检查,而且在超声造影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可有效避免坏死组织的取材,减少阴性结果,获得临床医生的青睐,最大程度受益患者。

高技术壁垒筑起超声造影的围墙,优质赛道看好国产替代

技术的突破并非能一蹴而就,超声造影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超声造影剂的研发到底有多高的技术壁垒?以去年刚上市的二代白蛋白包膜超声造影剂来说,从研发到药物上市花了近20年的时间。而难度更高的三代造影,更是在最近十几年内令国内外研发机构望而却步,进展缓慢。

超声造影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超声造影剂的研发需要跨学科技术,横跨材料学、影像学、制剂学、声动力学等多个学科,技术更新快,传统药企或医疗器械企业很难切入。其次,超声造影剂的生产过程相当复杂,质量不易控制。第三,微球、微泡类复杂制剂难以规模化生产。

如今,超声造影技术不断迭代,已发展到三代。第一代造影剂为游离气体微泡,如CO2或混合空气的微泡,其缺点是直径较大且无外壳;极易破裂,在体内存在时间短;不能通过肺循环,只能进行右心造影。第二代造影剂内含惰性气体,包膜是乳糖或白蛋白,其缺点是白蛋白在慢流速中气体流出多,微泡如果被破坏,对机体损伤大;在储存和耐压上均存在一定问题。而第三代造影剂克服了二代造影剂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采用安全性更高的合成磷脂为包膜,脂质微泡的优点主要在于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可保存数月不变化,易于商品化;在血液循环中更耐压力,造影持续时间长,显影效果好,第三代超声造影剂可以使组织间超声信号差异放大1000倍。

经过长期跟踪,近年有国产玩家涉猎二代超声造影剂,但三代超声造影剂难度远大于前两代,因此三代超声造影剂市场也长期被进口厂商意大利博莱科和GE垄断,国产企业要跨越这道坎并不容易,需要打通产业化技术壁垒,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实验室规模,需要具备快速产业化的能力。

也是因为如此,尽管超声造影剂已在全球临床应用20余年,国内仍无第三代超声造影剂玩家,外资企业轻松拿下中国90%以上的市场。

目前国内超声造影剂的主要品种是意大利博莱科生产的声诺维 ,属于第三代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该产品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GE医疗的示卓安 于2018年底上市,是第二个竞争者,暂无国产品种上市。当前已有国内企业开始布局这个赛道,有望实现该领域的国产突破。根据北京市2021年重点待融资企业信息显示,有国内企业已攻克第三代脂质微泡超声造影产业化技术,具备了规模化生产能力,极具发展前景。

临床应用领域广泛 超声造影剂开拓极大市场前景

此前多年,受制于极高的技术壁垒,超声造影剂国产玩家寥寥无几。如今受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中国超声造影剂赛道的春天已至。

最新技术的突破是它得以普及的根本条件,临床的实用性是它得以大规模应用的前提条件。

除了目前应用最成熟的肝脏领域,实际上,超声造影剂在多种肿瘤的穿刺引导、介入消融、血管超声造影、超声心动造影、妇科还有儿科等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和应用,且获得国内外多个专业超声造影指南以及多类临床专家的诊断路径推荐。

超声造影能实时指导穿刺活检操作;针对灌注增强区域进行活检可避开坏死或无血管组织,提高经皮肝脏、肾脏、甲状腺及前列腺等病变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可用于对常规超声显示不佳或不能显示病变的活检。由于血管损伤为消融治疗后的最早期变化,超声造影用于消融治疗不仅能协助制定治疗计划、实时引导治疗,还可即时评估疗效。尤其是在子宫肌瘤消融、甲状腺消融等方面,超声造影是评价手术完成度的金标准。超声造影正随着肿瘤消融术的快速增长而广泛推广。

心脏超声造影在美国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无创检查技术,例如右心声学造影对诊断及治疗房间隔缺损、肺动静脉瘘等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独特优势;左心声学造影能清晰显示心内膜边界,有助于诊断心肌病、尤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可重复性强,评估左心功能更为精确。我国专家也于2020年推出了相关指南,正在开展广泛的学术活动。

血管超声造影也是近年来超声造影应用的方向。超声造影可通过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及溃疡等鉴别斑块易损性,为预测脑卒中风险和术前评估提供参考;评估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内漏并进行分型,成为EVAR术后随访的有效手段;亦可用于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等,并有助于评估血管炎症性疾病病情、判断疗效及随访监测,根据造影剂增强程度及灌注方式鉴别癌栓与血栓。

除了上述应用,妇科/儿科应用等已成为新的学术热点,例如妇科经腔道(阴道-宫颈管-宫腔)超声造影,其诊断效能与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相近,可能成为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首选检查方法。美国FDA已批准超声造影剂用于3种儿科适应症:通过静脉给药评价局灶性肝脏病变、超声心动图以及通过膀胱内应用评估膀胱输尿管返流。临床安全性评价的综合方案已证实超声造影用于儿科静脉、膀胱内和其他腔内用途时具有高度有利的安全性特征。

超声造影不仅能用于诊断,还可用于分子成像,靶向成像等,平台化靶向微泡、纳米造影剂正在成为其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而与人工智能的联合应用,精准诊断与治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其应用趋势。

除此之外,政策因素亦具有叠加效应。在往年声诺维 占据国家医保的情况下,今年医保谈判又将新获批的超声造影剂纳入了医保,会促使超声造影剂的市场放量效果显著增加。加上中国超声保有量巨大,堪称医院诊断的流量入口。目前国内彩超保有量约为16-17万台,每年新增超声上万台,高端超声销量稳居前列。据卫生部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三级医院总计2,818家,按平均高端彩超设备3-4台计算,估计支持超声造影的设备保有量上万台,更遑论上万家二级医院等下沉医疗机构。预计在国产超声造影剂上市后,借助这部分存量,有助于迅速铺开市场。

以上这些因素都将推动中国超声造影剂赛道的快速发展,有望打造成为最重要的新兴市场领域,成为造影剂赛道的重要组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