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经开区“补差”奖励“十百千”技能之星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贵阳经开区共收到1258份申报材料,评选认定890名星级技能人才,其中,三星级技能人才(经开工匠)11人,二星级技能人才82人,一星级技能人才797人,星级技能人才已全部录入技能人才信息库。

贵阳经开区“补差”奖励“十百千”技能之星

来源:中新网贵州新闻 2021-12-15 17: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15日电 (张伟 孙玉香)贵阳经开区“十百千”技能之星(经开工匠)颁奖仪式14日在贵阳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举行,按照三星级技能人才5万元、二星级技能人才2万元、一星级技能人才1千元的标准对2021年评选出来的484名星级人才进行“补差”奖励,奖励资金122.7万元。

“在去年的星级人才评选中,我被评为二星级人才,获得了经开区真金白银的奖励,为了成为三星级技能人才,今年初,我就围绕经开工匠评选指标制定了个人成长计划,从申请专利、培育徒弟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不断提升核心技能,终于实现了目标。”三星级技能人才李贺激动地说,通过经开区的星级技能人才评选活动,营造了比学赶超、“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为同行共同进步、取长补短提供了平台。

获得2万元奖励的二星级人才刘书贵认为,经开区真金白银的奖励,是对自身技能的一种认可和激励,当天,他还定下了新目标:向三星级技能人才冲刺,努力成为“经开工匠”。

作为人才培育的主体,技能之星的评选和激励机制,让贵州航天风华副总经理刘如清竖起了大拇指,他说,贵阳经开区这种人才评选模式,创新实、服务实、平台实,奖励政策含金量高,真正做到了“政府搭台、人才唱戏”,有助于引导企业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优化人才培育模式,提升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自豪感。“贵阳经开区的评选方式和政策激励,对技能人才精准评价提供了指挥棒的作用,为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企业培育人才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贵州枫阳液压党委副书记王艮表示。

“贵阳经开区创新性地构建了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促进技能人才队伍梯度建设,为贵州省探索技能人才培育模式、弘扬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提供了实践样本。”贵州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吴朝忠说,技能人才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贵阳经开区星级人才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继续弘扬工匠精神,企业要结合生产需求持续做好人才技能提升工作,贵阳经开区要总结好技能人才培育经验,做优做强技能人才培育品牌。

贵阳经开区是贵州省工业企业聚集之地,技能人才是该区人才的最大组成部分。贵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刘学表示,通过从机制上破题,经开区实施技能人才三年培育行动,全力促进了“技能人才大汇聚”。“为更好地服务技能人才,我们还结合产业实际需求,搭建了技能人才选育、提升、交流、展示、信息等五大平台,下一步,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工作,为技能人才安居乐业提供好服务保障。”刘学说。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贵阳经开区共收到1258份申报材料,评选认定890名星级技能人才,其中,三星级技能人才(经开工匠)11人,二星级技能人才82人,一星级技能人才797人,星级技能人才已全部录入技能人才信息库。(完)

(张伟 孙玉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