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约轨博盛会 接轨智慧未来

“湘”约轨博盛会 接轨智慧未来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2-09 14: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9日推出2021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第二期特刊。

编者按:2021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进入第二天,《中国日报》推出第二期大会英文特刊,向世界传递大会英文资讯。特刊继续亮相各论坛会议现场、线下展馆以及参会嘉宾驻地。

记者 冯志伟 朱友芳 株洲报道

12月8日,2021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株洲正式开幕,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行业大咖、企业家、参展商等来到现场共襄盛举。

“湖南是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生产研发和出口基地,产值在全国占比超过30%,居全国第一,汇聚了中车株机、中车株所、中车电机、中铁重工等一大批骨干及配套企业,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126家,获批轨道交通行业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和创新高地。”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介绍。

何报翔表示,湖南作为本届博览会的东道主,将努力打造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全球行业盛会,搭建技术创新、人才汇聚、产业升级、资本助力的务实平台。

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李殿勋(前排左二)巡馆展区。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冯耀祥表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创新竞争力最强、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推动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举办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对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中外交流合作,促进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冯耀祥说。

本周举行的轨博会以“智慧轨道、联通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800多家国内外企业在线上线下参展参会,集中展示和发布了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轨博会将轨道交通与工业文创设计相结合,积极探索简约适度、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展览新模式。

线下展位于“中国电力机车之都”株洲轨道博览园,精心打造主题形象馆、创新型企业及人才馆、国际馆等实体展馆。主宾国阿联酋、主题省山西省将单独设馆,全面展示和推介轨道交通装备相关产业。美国、德国、法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使领馆官员、商协会代表组团参会。大会打造以“云展览、云会议、云洽谈”为核心的线上平台,利用VR技术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在线参展、商业配对、品牌营销等服务。

中国中车展出的列车系列模型。

在为期四天的时间里,举办中美轨道交通国际合作圆桌论坛、湖南轨道交通产业推介暨项目磋商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论坛、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人才峰会、主宾国活动、主题省活动。同时举办永磁动力装备技术与市场应用论坛、数字科技推动轨道交通行业转型发展大会、项目对接及创新技术推广活动等市场化配套活动。6名院士、19名知名专家以及多位行业领域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深入探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趋势、交流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轨博会期间,发布湖南省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招商项目70个,总投资1216.3亿元。

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是中国贸促会、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今年是第二届。第一届于2019年10月在湖南长沙举办。

据了解,我国历经6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铁路电气化率稳居世界第一位,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中国速度”的象征。

铁建重工展示的“京华号”盾构机。

本届轨博会的举办地株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制造基地。目前,株洲市的轨道交通产品出口到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27%,位居全球第一。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总产值2020年达1310亿元,是国内首个突破千亿元产值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能为全球轨道交通各类用户提供从轨道交通器件、部件、系统到整机、大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轨道交通产业本地配套率达到80%以上,产业聚集度居全球第一。

轨道交通最新科技云集“超级秀场”

“聪明”的列车、炫酷的装备、顶尖的技术……本届轨博会上,一批轨道交通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

与2019年首届轨博会不同的是,参与今年轨道交通博览会的嘉宾,在株洲体验到了最新的智轨列车。智轨列车外观酷似有轨电车,却没有钢轨,靠着虚拟轨道穿梭在城区。列车如开上马路的“地铁”,平稳舒适,快速准时,逐渐得到当地市民的喜爱。

嘉宾这次体验的株洲智能轨道交通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跨界”轨道交通产品,在融合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优势上,还加入了永磁牵引、实时以太网、列车运行多网融合控制等先进成熟的轨道交通技术,开启了新一代城市交通变革。

株洲智轨列车行驶中。辜鹏博 摄

据介绍,智轨系统具有营运灵活、载客量大、建设周期短、投入小等优势,可大量应用于新区内部,或连接新区与主城区边缘。作为一种新型的中低运量公共交通,智轨列车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每小时。

“智轨”系统在大城市中,可作为轨道交通多元化、立体化体系的重要补充,在小城市可成为“交通主力”,缓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让普通市民告别那些堵车又堵心的日子。而在旅游风景区则能“秒变”特定区域交通运输工具。

智轨列车是轨道交通变得更高速、更绿色、更智慧的典型代表。城市轨道交通的变革多种多样,在轨道交通前沿技术领域,除了智轨列车,最新磁浮技术的运用,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本届轨博会上,轨道交通企业带来的最新磁浮列车以及最新技术成果让人大开眼界。在中国中车、铁建重工等企业展区,凤凰磁浮列车、中低速磁浮道岔、磁浮智能巡检车等高科技产品集中亮相。

磁浮列车相比普通有轨列车,具有高速、无噪声、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在湖南,依靠强大的轨道交通领域技术和产业优势,磁悬浮列车的研发、生产和运营走在全国的前列。

长沙磁浮快线。

长沙磁浮快线是中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铁路,连接长沙南站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对于前往黄花机场的普通旅客来说,这条快线一直是长沙机场线路中的首选,建成5年来,运送旅客超过1600万人次。

今年7月1日,长沙磁浮快线全线提速,成为世界首条按140km/h投入商业运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这是继中国磁浮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运营后,在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尖端产品,需要更加高精尖的技术支撑。依托于轨道交通产业,扎根湖南的企业正在用核心技术,为更多企业赋能。

今年7月2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亮相。这是当前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几乎可以比得上普通民航飞机的速度。这是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最新尖端科技成果,而这套系统的核心动力装备——电磁铁和直线电机,就是由湖南的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研制。

除了列车整车制造,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呈现越来越高的智能化程度。在本届轨博会上,铁建重工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磁浮智能巡检车,集检测与人员输送功能于一体,可以完成诸多人工所无法完成的巡检任务。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轨道交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目前,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轨道交通加速向智能化、智慧化转型。

比如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京张高铁智能化程度让人叹为观止,云集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定位、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拥有智能感知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作为我国首条智能化铁路,京张高铁标志着中国铁路从高速时代迈入智能时代。

轨道之上,技术变革永无止境。从2021轨博会上可以看到,轨道交通行业生发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因子,并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

首列全景观光山地旅游列车让旅客“景中游”

在本届轨博会现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为云南丽江市量身定制的全球首列全景观光山地旅游列车对外发布,这为旅游城市推动旅游和交通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全球首列全景观光山地旅游列车发布仪式。

丽江旅游观光有轨电车为丽江量身打造。列车采用三节编组,配置国内首创的全动力铰接转向架,最高运行时速70公里,最大载客量351人。列车将在丽江景区承担接驳专线任务,往返于丽江古城与玉龙雪山。

这列车的外观设计灵感源于丽江特色美景——蓝月湖。蓝月湖地处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玉龙雪山东麓,因湖水湛蓝而得名。

身披这份特有梦幻蓝的列车,将成为丽江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与雪山美景融为一体。列车头罩造型为大型曲面前窗“天空之境”的设计,给人以纯净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列客车的车窗采用了电动调光的大型观景侧窗,根据日照强弱明暗变换,既可以防晒又可以观景。乘客透过车窗,沿途可全方位观景,欣赏巍峨壮美的雪山、湛蓝如玉的湖水与旖旎奇绝的峡谷风光。

中车株机该项目负责人周利介绍:“当地地形条件复杂,随着海拔不断提高,列车需要非常好的爬坡技能。而这辆车适应当地地形,堪称‘爬坡小能手’。爬坡考验的是车辆的动力,为了适应小曲线和大长坡道的线路,车辆首创了带动力的铰接转向架,具备超长大坡道牵引运行能力,可满足连续长度达9公里、最大坡度为60‰,曲面半径50米的线路运营条件。并且,能适应古镇地区的小拐弯半径,灵活地穿梭于丽江古镇的建筑群中。”

除了爬坡,下坡也需要依靠强大的制动能力,尤其是雨雪天气。这辆车采用电制动、液压制动与磁轨制动相结合的制动方式,并配置撒沙装置,“四重保险”充分保障了在极端恶劣天气下的安全运营。

该项目以“人文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为主线,以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管理为核心,以带动城市快速发展、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提升游客出行品质为目标,着力推动丽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升丽江景区格调,便利丽江游客出行,助力丽江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