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联支付:党建“红心”引领业务“匠心”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11-30 10:41
2021-11-30 10: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支付产业各方以党建为引领,完善治理结构,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推动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支付行业先行者和开拓者,通联支付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以党建凝聚人心力量,将“党建+”模式融入工作,在业务转型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推进“党建+”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一、党建+金融科技,赋能北京冬奥会支付环境建设

通联支付北京分公司党支部秉承“担当社会责任,做好金融服务”的宗旨,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新型支付和传统支付融合、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融合、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融合”的原则,党员带队积极参与协助北京冬奥会所属商户的银行卡、移动支付受理环境摸排和梳理,努力构建支付便利、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环境。

截至2021年3月,通联支付北京分公司党支部已拓展包括零售、餐饮等多行业领域新商户开通合作银行卡内卡外卡受理、云闪付扫码业务,并实地完成上门巡检商户555户,任务完成率111%,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被北京市支付协会授予“场景摸排优秀单位”“场景摸排优秀个人”称号。

二、党建+线上缴税平台,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灵活用工需求增长迅速,国家也鼓励发展“共享用工”等灵活就业新模式,通联支付江西分公司党支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协调各部门,迅速建设灵活用工线上缴税平台。

通联支付江西分公司党员在支委的带领下,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在原有线下个税代征、代缴合作基础下,与邮政、税务联合社会机构合作搭建企业灵活用工个税代征、代缴税务监控平台,实现灵活用工人员个税线上代征、代缴,解决企业合规纳税、合规经营需求,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三、党建+易邮铺营销平台,谱助农惠农新篇

为更好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物流不便捷等问题,通联支付四川分公司党支部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携手四川邮政,结合农村电商推广经验,联合构建“易邮铺”生态圈营销平台。

通联支付完成收单入网并开通农户码牌业务,实现在“易邮铺”商圈平台入驻,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四川邮政利用网点优势完成B端商户入驻,并举行促销活动,比如“一分钱抢购”等。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辞辛苦,群策群力快速推进项目,积极支撑营销活动,通过网购带动网销,打通了“农民-农产品-消费者”的流通闭环。截至2021年5月底,全省累计入驻店铺6189家,累计注册会员136万户,全省参与生态圈线上线下活动客户共计125.04万户;1-5月,针对入驻的商家,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吸引超35万人参加活动。

四、党建+福农通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通联支付河南分公司党支部紧跟党的步伐,聚焦乡村振兴,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注重社会责任履行,积极推广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全力推出“福农通”产品,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传统粮食收购结算仍以现金方式为主,存在诸多不便。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带队深入调研,主动梳理交易各方需求,党员积极参与开发建设“福农通”产品。“福农通”实现了买卖双方一次性完成收款和付款,操作快捷便利,减少了农户现金管理压力和风险,降低了支付公司终端投放和人力投入成本,让农产品交易更便捷、流通更顺畅。该业务目前已在南阳、开封、洛阳、周口等地市落地施行,累计拓展用户400余户,得到粮食收购企业与农户的一致好评。

五、党建+志愿活动,助力科学关怀儿童

通联支付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王俊银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之余,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社会公益事业。

2011至2013年,在通联支付党委的积极支持与协调下,王俊银奔走于呼和浩特各级教育部门和众多学校间,累计发放调查问卷共30万份,回收43165份,有效问卷38780份,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该调查数据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提供研究素材,儿科专家邹丽萍以此撰写论文并发表,得到全球顶尖医学专家一致认可,使得社会公众关怀儿童的善举变得更加科学更加贴心。

通联支付党委将继续忠实履行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优化党建工作方法,强化党建工作创新,深化“党建+”特色品牌,抓好质效提升,为公司发展谱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