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华瑞农业开始向智慧生态农业进军

甘肃华瑞农业开始向智慧生态农业进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27 11: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000亩耕地如何种?6500头奶牛怎么养?走过了“二牛抬杠”,实现了机械化,作为一家以奶牛肉羊养殖、繁育为主业的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已经在“智慧种养”上形成了成套前沿性技术的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谋划着向智慧农业全面挺进。

谋划智慧农业

完成了农业种植、奶牛肉羊养殖、乳制品加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闭环,华瑞农业开始向智慧生态农业进军。

这场关于智慧农业的“遐想”,就包括智慧种植和智慧养殖。

在华瑞常务副总经理杨昆山看来,当下的种植业,已经完成了从“二牛抬杠”到机械化的进程,步入“智能”加持的自动化当是应势而为。

计划实施面积2万亩。项目采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进行远程控制,在“智能云平台”和“专家种植系统”控制下,实现大田农业灌溉功能的自动化控制,达到大量节省人工及水、肥、药等大宗生产资料的目的,实现科技的智能提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养殖则更为具体。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发情揭发主要采取人工观察、涂蜡笔和发情检测器。由于人工观察劳动强度大,人为因素大,且揭发率低;图蜡笔也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

利用奶牛发情监测系统,就可以用现代传感技术、无线射频技术、无线充电技术、GPS定位闪烁技术、无线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利用奶牛发情与运动量和体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奶牛运动量和体温变化的检测和分析,实现奶牛发情的揭发,提高奶牛发情揭发率,从而提升繁育水平,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通过自动化饲喂系统可以按照奶牛营养需求,达到精准投料;通过自动化清粪系统可以实时清理圈舍粪污,保证圈舍环境卫生;通过智能化注射系统达到精准给药。

潜心科技创新

“向智慧农业迈进,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基于长期扎实的科研基础上的。”公司科研中心主任穆永松说。

穆永松所说的基础之一,便是产学研协作。目前,华瑞农业与国内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研发出了多项科技成果。

例如,和西北工业大学合作研发的奶牛发情及疾病检测装置,就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定位技术,通过对奶牛体重、体温、呼吸、采食、反刍、运动、休息、发情、怀孕、泌乳、体况、心率等生理体征的研究,开发一种能全面检测奶牛发情和疾病的集成芯片,将其植入到奶牛身体的某个部位,实现奶牛从发情检测、健康管理、体况检测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奶牛疾病、发情揭发率和受胎率,使奶牛产犊受胎天数缩短到120天以内,产犊间隔控制到380天以内,以此提高牧场效益。

生态循环智慧农业的建设,还实现区域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穆永松告诉记者,采用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方式,工艺流程遵循生态理念,以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为目标,开展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农药化肥减量施用、秸秆综合利用等相关建设,促进区域农业生产废弃物生态消纳和循环利用,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融合“内消”。

革新种养模式

深耕西部地区的高原寒旱戈壁,华瑞深知土地贫瘠、水资源缺乏对农业的羁绊。

所以,“以网为翼”的5G智慧农业戈壁有机种养殖集成系统化创新应用,就成了他们未来发展农业的必选之路。

他们尝试,通过5G大数据应用,结合有机种养殖集成系统化创新,达到自动化应用,发展有机种植、养殖,全面开启有机食品的发展。

“公司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使奶牛养殖数量达到2万头,鲜奶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5-10年时间奶牛养殖数量达到5万头,鲜奶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杨昆山介绍,根据公司养殖业发展规划和周边地区奶牛养殖规模,计划新建日处理400吨原料乳的乳制品综合加工项目,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完善产业链条。

此外,还计划实施71000亩高寒荒漠化土地应用5G数字化控制系统开发,进行有机种植苜蓿、玉米等饲草作物,养殖奶牛10000头、绵羊10000只,利用牛粪、羊粪、植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科学加工,生产有机肥、液体地膜、纸地膜。

节约资金、提高肥效、节约人工费、保护生态,带动周边甘肃省张掖市县区的智慧有机种植。这是华瑞农业的终极目标。

此项目实施后,将带动1000户贫困户进行种植,推动20万亩土地的综合智慧农业有机种养殖集成系统化循环特色农业推广应用,可以让22800人拥有稳定职业。经此 打造的战略品牌,其销售可以带动36000人的就业,为企业带来2.2亿元经济收入,以及22亿元社会经济收益。

(中共民乐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