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大地“伤口” 再织山河“锦绣”

月季花、天竺葵、翠菊、春兰……虽已入冬,但走进聂拉木县聂拉木镇江岗村次仁尼玛家中,温暖的阳光房中,鲜花绿植争奇斗艳,装点了红火日子,惊艳了小康岁月。(记者汪纯 胡荣国 扎巴旺青 李洲 谢筱纯 朱杉 朱楠)

缝合大地“伤口” 再织山河“锦绣”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21-11-08 16: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月季花、天竺葵、翠菊、春兰……虽已入冬,但走进聂拉木县聂拉木镇江岗村次仁尼玛家中,温暖的阳光房中,鲜花绿植争奇斗艳,装点了红火日子,惊艳了小康岁月。

1.jpg

图为航拍得聂拉木县江岗村新貌。记者 扎巴旺青 摄

“我在村里的编织合作社就业,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在学校上学,家人们还走上了创业路,组建了农牧民建筑施工队,家里处处都能享受到党的好政策。”次仁尼玛感激地说。如今,像她家一样,“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已经是聂拉木县各个乡村的“标配”。

2.jpg

  图为航拍的聂拉木县县城新貌。记者 扎巴旺青 摄

抚今追昔,从满目疮痍到装点山河成锦绣的“人间奇迹”,聂拉木县经历了让人无比震撼、感慨万千的“浴火重生”。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中部地区发生8.1级强震,使邻近的聂拉木等县民房、道路、水利、电力、学校、医院等不同程度受损。“当时,我们村房屋塌了很多,没塌的也成了危房。”回忆起当时的一幕,江岗村村委会副主任西热旦增仍然心有余悸。

“4·25”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在区党委、政府和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烟台市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聂拉木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顺利完成了樟木镇跨县安全转移和县域内的灾后重建工作,经过3年多的攻坚克难,总投资21亿元(含318国道项目6亿)的灾后重建项目顺利收官。该县覆盖5乡2镇44个行政村2998户的民房重建于2019年全面完成,全县农牧民群众喜迁结构更加牢固、安全系数更高的新居。

与灾后重建同步开展、无缝衔接的,是脱贫攻坚工作。该县坚持“县抓统筹、乡(镇)抓落实、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工作机制,高标准推进灾后重建与精准扶贫项目,把基础设施建设与脱贫攻坚重要工作指标进行有机衔接,确保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工作相互促进、全面提升。

如今,该县民房建设完成、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经济发展提速,全县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灾后重建取得了极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民生效果。

“跟着共产党走,我有信心更有决心,用勤劳双手‘编织’出更美好的生活。”次仁尼玛坚定地说。(记者汪纯 胡荣国 扎巴旺青 李洲 谢筱纯 朱杉 朱楠)

(汪纯 胡荣国)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