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经安会”热议碳中和: 以技术创新促进“双碳”目标

碳排放贯穿整个产业链,对碳排放后的收集、补货、储藏、再使用、再加工等,都需要各种技术,实现“碳捕捉与碳封存”。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提出,欧洲国家实现碳达峰时,通常人均GDP达到2万美金、城镇化率在75%以上、能源结构固体燃料低于50%。

博鳌“经安会”热议碳中和: 以技术创新促进“双碳”目标

2021-10-19 14: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彭雅惠

中国承诺碳达峰碳中和,对全球生态安全有何积极意义?还需要哪些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双碳”目标?10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上,来自国内、澳大利亚、美国的6位专家学者,围绕怎样以碳中和促进全球生态安全的话题展开探讨。与会嘉宾表示,需要不断创新,用新的科学技术实现全球发展新模式。

“碳排放是一个全球问题,不分你我他,都是‘我们的’。”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副总裁兼北亚区总裁李雷表示,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构成国家安全、区域安全的重要内容,碳中和是实现生态安全的重要一环。目前,从经济效益、可获得性、可持续性、长期稳定供给来讲,全球经济发展还不得不依赖化石能源。因此,碳排放贯穿整个产业链,对碳排放后的收集、补货、储藏、再使用、再加工等,都需要各种技术,实现“碳捕捉与碳封存”。

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提出,欧洲国家实现碳达峰时,通常人均GDP达到2万美金、城镇化率在75%以上、能源结构固体燃料低于50%。整体来说,中国作出“双碳”目标承诺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美国艾柯斯科能源与资源合伙企业首席执行官欧尼认为,应对挑战,应该引入更多私营部门的资金和产业引导资金,与政策配合,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用新的科学技术,尤其是材料科学方面的创新,实现脱碳、低碳生产,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实现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的转型。

在谈到当前全球已有的减碳、降碳等用以达到碳中和目标的前沿技术时,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亦伦表示,就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部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全球50%的相关技术都没有达到足够的经济性可用于商业。“方向很明确,技术也较清晰,关键是怎么能够通过全球的合作、科研的攻关、技术的共享,实现关键创新的突破。”

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则以建筑业为例。他说,建筑业是全球主要耗能领域之一,全世界每年要建造5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其建设和使用消耗了接近全球年耗能的一半左右。远大集团将不锈钢全新材料结合装配式建筑工艺,进行了工厂化标准量产,立竿见影减少了大量建筑碳排放量。

[责编:王亮]

(彭雅惠)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