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宝宝参与人造板新国标10月正式实行,ENF级至高环保终于来了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10-18 10:28
2021-10-18 10: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兔宝宝参与制定的《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基于极限甲醛量的人造板室内承载限量指南》两项国家标准于十月一日正式实行。本次新国标有利于推动我国人造板产业环保指标的提升,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消费者对于不同等级产品的需求等多重意义。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进一步了解一下人造板新国标吧!

一、新标准解读

1、GB/T 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

该标准适用于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细木工板、重组装饰材、单板层积材、集成材、饰面人造板、木质地板、木质墙板、木质门等室内用各种人造板及其制品。是强制性国标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细化和配套,将室内用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量按照限量值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E1级(≤0.124mg/m3)、E0级(≤0.050mg/m3)、ENF级(≤0.025mg/m3)。

GB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中要求甲醛释放限量值为0.124mg/m3,限量标识E1,其余E0级和无醛级限量标识都为行业或者企业标准,此次在国标中将甲醛释放量分级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发展,有利于行业内环保突出的企业。目前兔宝宝公司E0级和ENF级产品占比较高,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大环保产品的辐射面。

GB/T 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标准采用GB/T 17657-2013条款4.60 规定的1m3气候箱法测试人造板中甲醛释放量。测试过程为:

a 测试试样平衡预处理;

b 用不含甲醛的铝箔胶带对试件封边;

c 气候箱测试试件;

d 采集气体;

e 测试抽取气体的甲醛浓度。

国内外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标准对比:

图片整理自网络

可以看出新国标是站在全球的角度,使中国的人造板产业能够领跑全世界人造板产业发展。

《基于极限甲醛量的人造板室内承载限量指南》

主要是测定并计算出人造板承载限量,为消费者室内装饰装修合理使用人造板数量提供指导。按标准的理论,E0级人造板在正常装修的使用量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能符合国标要求。随着甲醛释放量限量要求的提高,人造板使用量随着相应增加,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装饰装修需求。

二、兔宝宝实力参与标准制定

兔宝宝作为我国环保家居建材行业的践行者和先行者,参与制定ISO国际标准9项,参与定制国家标准88项,参与定制行业标准71项(该数据还在持续更新),凭借雄厚的产业化实践能力再次成为人造板新国标制定的参与单位。

  其中兔宝宝的环保发展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2000年研究成功了欧洲E1级新一代标准环保型产品,甲醛释放量≤1.5mg/L

2004年达到E0级装饰面板胶合板,甲醛释放量≤0.5mg/L

2005年公司研发成功无醛级绿色板材,2010年正式推广使用,甲醛释放量<0.30mg/L

2010年公司成功推出无醛级+防虫蛀二合一板材,甲醛释放量<0.30mg/L2011年公司成功推出植物胶地板

2012年公司成功推出植物胶板材,甲醛释放量≤0.10mg/L

2013年公司推出顺芯板

2014年进入“顺芯时代”

2015年公司成功推出360°净醛生态板

2017年成功推出负离子功能生态板、地板、衣柜等系列产品

2018年完善360°除醛石膏板、壁纸、墙面漆、喷剂等装饰装修用系列产品

2019年健康家居板升级为植物胶+防虫蛀2.0版本

2020年健康家居板升级为植物胶、除醛抗菌系列产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通过不断的实践,兔宝宝拥有了环保研发的核心实力,也因此具备了参与人造板新国标制定的实力。

近年来,兔宝宝转型大家居,材料优势成为兔宝宝家居发展的天然优势。去年9月,兔宝宝召开除醛抗菌板新品发布会,推出“除醛”、“抗菌”、“防霉”的环保升级产品,在环保等级达到ENF级的基础上再突破;今年6月,兔宝宝召开健康家居除醛抗菌环保升级发布会,在新国标实施前夕,发布产品升级战略,全国门店进行同步升级,市场好评不断。

兔宝宝在板材无醛领域做出的切实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在业内外都有目共睹,未来我们将持续通过产业实践、科技研发、产品创新、标准起草、产学研深度合作等多项措施,推动家居建材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更多家庭打造绿色健康的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