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提防!这三类骗术最容易迷惑老人

老年人是骗子重点瞄准的群体之一,有不少骗术专门迷惑老年人。据我市警方近期统计数据显示,交友投资、冒充客服和兼职刷信誉这三类骗术中老年人上当受骗的较多。吴女士在微信群里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所谓“导师”推荐的“港股”确实走势都很好,这让她也心动了。

注意提防!这三类骗术最容易迷惑老人

来源:厦门晚报 2021-10-14 15: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老年人是骗子重点瞄准的群体之一,有不少骗术专门迷惑老年人。随着人们对“保健品”类骗局的防范意识提高以及全社会的有效监管,针对老年人的骗术发生了变化。

据我市警方近期统计数据显示,交友投资、冒充客服和兼职刷信誉这三类骗术中老年人上当受骗的较多。警方再次提醒老人:切勿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记者 吕嘉捷 通讯员 洪恒亮 漫画 刘哲姝

【案例】

骗术1

交友投资

相信“导师”推荐投资 充值14.7万元被清空

两个月前,吴女士在浏览网站时看到一个关于A股分析的广告,她点击了解并填写了个人信息。很快,她被拉进一个微信群,有老师直播上课分析股票行情等。

随后,有个自称导师的群友添加了吴女士的微信,对方称A股不好做,推荐她购买港股,并发送链接让吴女士下载“新桥证券”App购买港股。

吴女士在微信群里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所谓“导师”推荐的“港股”确实走势都很好,这让她也心动了。

9月21日至28日,吴女士通过手机银行向那个App账户充值两笔共计14.7万元,并进行了买卖,平台内显示的余额共17万元。9月29日,吴女士想要提现,打开App发现自己账户数据被清空了,而所谓的“导师”也联系不上。她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赶紧报了警。

骗术2

冒充客服

以为可以领三倍赔偿 没想到损失近3万元

前不久,叶先生在淘宝上购买了一件衣服,随后接到自称是淘宝客服的来电,对方称他购买的衣服有质量问题要退款。叶先生听到对方报的个人信息完全吻合,便相信了对方。

对方告知叶先生按其引导进行操作,就可以获得三倍赔付。叶先生信以为真,不过他自己不会操作,于是“客服”提出与他视频聊天。

叶先生按照对方的引导,在家中打开视频聊天。聊天过程中,对方让他下载了指定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引导他打开自己手机里的手机银行和短信通知界面。经过一番操作后,叶先生没有等到三倍赔付款,却收到了银行扣款29660元的通知。

  骗术3

兼职刷信誉

尝到“甜头”投入更多 不料连本金都收不回

退休后闲来无事,钟女士想起之前有个QQ好友多次鼓动她做兼职,于是联系对方。对方让她添加了一个“派单员”的QQ号码,随后“派单员”教给她“兼职刷信誉”,称操作成功可获每笔5%的佣金。

按照“派单员”的引导,钟女士将商品放入购物车付款后截图发给对方,共8笔每笔75元。很快,她就收到了30元佣金和600元的本金返还。

对方告诉钟女士,单笔付款金额越高佣金越高,问她还要做几单。钟女士称要刷十单,对方便称以600元为一单,每单佣金60元。于是,钟女士直接通过手机银行转账6000元到指定账户,但是一直没等到佣金和本金返还,她感觉到被骗了,于是赶紧报警。

【提醒】

家人多关注老人

有异常及时介入

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工作人员分析,老年人容易被骗主要有三个原因:

1.接触网络机会多了。老年人现在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聊天、购物,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2.想通过投资赚钱,但对于骗术警惕心不高;3.不熟悉网上理赔操作,遇到假客服容易上当。

警方提醒,遇到此类事件多与亲友沟通,切勿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家人要多关心老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介入避免被骗。如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拨打96110全国反诈劝阻专线咨询举报。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