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1990年减少近五成

来源:新华网
2021-10-13 16: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西安10月13日电(记者姜辰蓉)截至2020年底,我国黄河流域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较1990年减少了48%,强烈及以上侵蚀强度等级面积下降83%,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

这是记者13日在陕西西安召开的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第四次会议上了解到的。

据介绍,黄河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大规模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持续开展。

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苏茂林介绍,去年以来,黄委会组织9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各类生产建设项目违法违规行为,共梳理生产建设项目6万多个,完成1.3万个在建项目违法违规行为排查认定,查出违法违规项目8200多个、违法违规问题1.6万个,对3300多个项目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3500多个项目建设单位进行了责任追究。目前,违法违规问题整改率达到99.8%,成果远超预期。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了上下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和陈年积案。

苏茂林说,截至2020年底,黄河流域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建设淤地坝5.9万座。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从1990年的43%提高到66%,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由20世纪90年代的3亿吨增加到4.35亿吨,为确保黄河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水土保持率、拦减入黄泥沙“双增加”,流域生态面貌呈现整体好转。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