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时,一秀才进京赶考。路远且长,途径武夷山时因病倒地,恰遇一老僧,泡茶将其治愈。后来秀才历经艰辛高中状元,回到武夷山谢恩。之后又进奉茶叶,让茶叶获赐大红袍,成就了“大红袍”的传奇。
而故事里包含着的两大主题,励志前行+百折不屈,则是这个故事能代代相传的文化精髓。
时至今日,大红袍已被誉为“茶中之王”,享誉海内外。同样在武夷山当地,也有一个传奇的品牌武夷星,承继着大红袍的文化根源,历久弥新,不断前行。
作为茶行业领军人物,如今的武夷星满载荣誉,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大红袍生产示范基地等诸多称号。
而武夷星的成长过程,也如同大红袍故事的秀才,包含着曲折与传奇。
命运安排下诞生的武夷星
武夷星的成立起源于创始人何一心先生的一次旅行。20世纪末期,正值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何一心先生在香港的产业遭受重创,外出散心之际,他在武夷山喝到了一杯大红袍,从此便与大红袍结下了缘分。
经过实地考察,何一心先生发现武夷山地区虽有好茶却没有市场,“很多人知道武夷山大红袍的美名,却从未品尝过真正的好大红袍“。借此商机,何一心先生毅然放弃香港产业,从零开始,远赴武夷山做茶。这一年,是2001年。
当理想很美好时,现实却总是给人当头一棒。对于何一心和武夷星来说,这是一次没有机械,不懂工序,缺少管理,只有资金的商业冒险,武夷星所要面对的是混乱无序的茶市场,散乱粗糙的茶产品。显然,短时间内茶行业的现状难以改变。
但武夷星没有轻言放弃。
改造首先从外包装开始,统一使用锡罐或瓷罐;其次,为茶叶生产搭建流水线,用电脑进行智能化管控;另外,武夷星收购了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致力于通过科研提升茶叶质量。这些如今看来稀松平常的改变花费了武夷星整整五年时间。
2006年,武夷星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积累经验后飞速成长的武夷星
经历过创业初期的迷茫后,武夷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成为了武夷星的合作伙伴;
之后,武夷星先后参与了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星火推广计划、国家发改委项目等国家和省市的40多个项目,致力于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始终坚守绿色健康的生产理念。
正是因为武夷星坚持不懈地钻研茶叶技术,提升茶叶品质,才打造出了茶行业的武夷星样本。
2005年,武夷星通过ISO9001和HACCP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获得美国、欧盟、日本有机标准认证;同年,武夷星大红袍成为“钓鱼台宾馆特供茶“;2010年,武夷星茶品成为上海世博会福建馆官方指定岩茶。此外,武夷星也参与制定了多项茶类国际和国家标准。
新浪潮下高歌猛进的武夷星
当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互联网的发展使外部环境开始发生巨变,武夷星又一次开启了新时代的变革。
而为了不被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洪流所冲垮,坚持初心做好茶,武夷星做了哪些改变呢?
1、塑造品牌,推出五香大红袍等系列产品,开展丰富多样的品牌体验活动。
2、在联名产品成为市场流行之际,武夷星也紧跟步伐,与故宫联合推出“故宫贡茶”之武夷岩茶系列。
3、数字浪潮下,武夷星与互联网企业米多科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将米多的万能溯源技术运用于茶叶的生产与营销中。
在大多数传统茶企仍旧走老路的情况下,武夷星率先进行了数字化转型,这无不体现着武夷星对行业趋势的把控能力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能力。
结语
就在今年,武夷星将迎来成立二十周年的里程碑。
二十年间,武夷星这个品牌,已成长为了武夷山数百家茶厂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品牌价值超过10亿元。一路成长,一路成荫,武夷星已成为“大红袍”的代名词。
二十年的故事很长,长到足以写满武夷星的万亩茶场。二十年的故事也很短,短到一句话就能概括。
那便是 —— 生长二十年,一心做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