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东方文化的独特内涵 《潮汕祠堂》专题纪录片开播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9-14 14:45
2021-09-14 14: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图为潮汕谢氏大宗祠蔡碧煌摄

(孙秋霞)由中新社广东分社、中泽互动传媒联合摄制,国际潮团总会特别支持的专题纪录片《潮汕祠堂》13日起在中新视频等网络平台上线。该片还将正式登陆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连续两晚19时34分两集连播,并同步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IPTV落地播出。

通过一个个古老而庞大家族的历史故事,《潮汕祠堂》展现中华民族在潮汕大地的血脉延续和文化传承,讲述遍布四海的潮汕人忠贞爱国的家国情怀和恢弘大气的族群性格,解读潮汕商帮成功崛起并保持数百年不败的传奇背景,回望岭东名邦人文鼎盛的荣耀历史。而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祠堂文化,在这其中则发挥着最独特的作用。

图为揭阳渔湖长美村袁氏家庙 蔡碧煌 摄

近年来,为了潮汕祠堂文化的传承,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张见悦成立了“潮汕祠堂文化工作室”,带队走访调研数百座祠堂,举办祠堂文化图片展、参与老祠堂文物保护等,并向广东省政协提交了关于统筹打造潮汕祠堂文化品牌的提案。

正是在这样的情怀驱使下,《潮汕祠堂》纪录片应运而生,中新社广东分社与中泽互动传媒、国际潮团总会达成合作共识,于2018年5月26日开机,2021年2月22日完工,共历时998天。

图为普宁市昭梅书院 蔡碧煌 摄

拍摄团队探寻了粤东大量历代名祠,如:普宁市泥沟村张氏宗祠、潮阳区萧氏四序堂、棉城赵氏始祖祠、铜盂洪氏祖祠、和平马氏祖祠、潮州市潮安区从熙公祠、谢氏大宗祠等,广泛收集、记录、挖掘潮汕祠堂背后的故事,对潮汕祠堂文化体系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采集、包装,使民众在更高层面上了解潮汕祠堂这一传统文化宝库的真正价值。

据悉,《潮汕祠堂》专题纪录片共有四集,分别为《崖山之后》《家国春秋》《三江出海》和《海滨邹鲁》。例如,该纪录片第一集《崖山之后》,讲述崖山海战之后,宋元政权交替,在潮汕大地上遍布着不少祭祀宋元入潮始祖的祠堂。走进这些老祠,一个个慎终追远于宋元以上的家族故事,争相诉说着崖山之后,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繁衍和文化传承。

  图为普宁新溪张氏祖祠 蔡碧煌 摄

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张见悦表示,让潮汕祠堂文化发挥当代价值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推动祠堂文化保护,树立潮汕文化品牌,弘扬潮汕族群爱国爱乡、慎终追远、崇文重教的中华传统精神,正是《潮汕祠堂》纪录片的意义所在。

中泽互动传媒董事长张浩晖表示,祠堂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四海华人华侨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特色作品”。中泽不计回报以纯公益片模式投入摄制《潮汕祠堂》,不仅是为了弘扬潮人爱国爱家的优秀传统,也希望能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一个优秀作品。(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