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破坏我们的茶地。它在那里玩耍的时候把茶树全都踏断了。”大树脚村的村民李大姐无奈地说。
2017年,40多头野生亚洲象来到了云南大树脚村。截止目前,这群野象已经在此驻扎了四年。举家将成熟的玉米吃光、踩着茶田上山,再顺道去村民家里问声好——这就是它们的日常生活了。
群象在田野中觅食 图源:鲁樾宬
大象的到来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它们破坏庄稼,损坏房屋,给当地造成经济损失。“这里好像大象食堂,每次庄稼成熟它们都在这里吃。”有村民说道。
为了减少大象造成的损失,缓解人象冲突,很多组织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案,比如保险补贴、野象监测员巡护、防象围栏等。其中,推出公益商品是颇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公益商品在全球有哪些应用?
公益商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产生一定公益效益的商品。
许多组织通过公益商品助力野生动物保护。比如,有的商品利润将投入野生动物保护中,有的商品则可以起到对野生动物保护进行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度等作用。
鉴于其出色的效果,公益商品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爱妩瑞艾拉(Ivory Ella) 企业售卖的带有大象标志的服饰便是其中的典型。该企业以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的一头大象艾拉(Ella) 的名字命名,致力于维持大象种群数量和反对象牙贸易。
爱妩瑞艾拉售卖的服饰色彩丰富,设计感极强。消费者每购买一件爱妩瑞艾拉的服饰,该产品售价的10%就会捐赠给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截至目前,该企业已向“拯救大象”(Save the Elephant)以及其他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捐款超过 2,000,000 美元。
图2 爱妩瑞艾拉的卫衣 图源:爱抚瑞艾拉官网
通过售卖公益商品,爱妩瑞艾拉不仅帮助消费者获得了自己心仪的服装,同时还为大象保护提供了资金,进行了公众宣传。其创始人艾伦表示:“我们看到了人们对大象的热爱。大家都愿意讨论大象,支持大象,并提高了保护大象的意识。”
而对于这样背后有关于公益故事的品牌,消费者也很支持: “产品非常好,而且收益一部分用于公益。衣服也很好看。我会继续从爱妩瑞艾拉订购!‘’
2016年,另一家组织传奇手链(Legend Bracelet)也通过公益商品开始了野生动物保护之旅。他们设计了许多款以野生动物保护为主题的手链,并且承诺将手链利润的12%捐赠给保护环境和濒危物种的公益组织。
比如,传奇手链曾与雷特蒂大象保护区合作,以保护幼象为主题设计了一款手链。他们希望能够借此支持保护区工作,救助失去父母、被遗弃的小象,并将它们放回野生群体中。
图3 保护大象主题的传奇手链 图源:传奇手链官网
传奇手链所设计的每件商品都有两个特殊胶囊。一个是空胶囊,另一个胶囊则装满了来自该企业正在保护地区的沙子或泥土,提醒着人们与世界各地濒危物种之间的联系。
一位购买了海龟保护主题手链的消费者表示:“我用墨西哥的沙子填满了空胶囊,希望海龟们有一天能拥有一片无忧无虑的港湾。传奇手链提醒了我,为了保护海龟和我们的梦想,我们需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大树脚村适合发展什么公益商品?
在云南大树脚村,已经有了开发公益商品的尝试。
野象茶,是社会企业中南屋选择开发的一款公益商品。中南屋希望这款茶可以帮助亚洲象保护,缓解人象冲突。
中南屋选择茶叶作为公益商品有多种原因。
首先,在大树脚村,基本上所有的村民都种植茶叶。“这个村子以种植茶叶为主,大概7000多亩呢。”村里的老村支书说道。
烈日下辛勤劳动的茶农 图源:雷璐宁
同时,茶叶的收入几乎是村民唯一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村民表示,通过卖茶叶的鲜叶,一年能挣上一万多元。这也基本是他们全部的年收入了。
其次,野象茶选用的茶叶是生态茶。它在质量和口感上更胜一筹。
在大树脚村,茶农们多数种植的茶是白蒿茶和石清茶。其中,在种植过程中有施加农药和化肥的茶叫台地茶,反之则是生态茶。“我们家荒山上的生态茶已经有三、四十年以上没有打过农药了。”村民王大哥是大树脚村最早开始种植生态茶的村民之一。他表示,完全没有农药成分残留的台地茶才能被称作生态茶。
两米高的生态茶茶树 图源:雷璐宁
另一方面,生态茶的口感也远好于普通的台地茶。王大哥表示,生态茶的茶树一般较高。高度越高,发芽越难,但同时鲜叶的品质也会更高。“这个生态茶不打药、不施肥的年限越长,茶越好。只要一泡就感觉明显,口感和台地茶反正是很不同的。”
刚采摘的生态茶鲜叶 图源:雷璐宁
并且,相比于机器炒茶,村民一般会选择用手工炒茶的方式处理生态茶,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口感。一位炒茶厂的老板娘直言:“机器炒的茶没有灵魂。”
在茶叶加工厂,通常会有一个大铁锅,用于手炒和加工。生态茶的鲜叶会经过几个步骤的处理:先是通过摊凉、杀青来让叶质柔软、叶色变暗;随后进行揉捻,使叶片卷皱,初具条形;最后再到烘干和晒干,让叶质干燥,一折即断。茶农做完这一系列流程往往需要1-3天。
加工师傅手工炒茶 图源:雷璐宁
除了本身适合种茶叶之外,大树脚村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人象冲突。而野象茶作为公益商品,则将尝试缓解这个问题。
在这里,大象不仅可能会破坏茶田,甚至还会威胁到茶农的人身安全。
“大象在茶地里面,直接把我们的茶叶踏死啊。”村民刀大姐说。大象的体积和重量巨大,茶地对它们而言如履平地。虽然大象不食用茶叶,但是每次总会路过村民的茶山并造成破坏。“大象踩的(茶)发都不会发了,像带着一股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村民郭大姐说。
不仅如此,大象踩踏后的茶地还会变塌,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修复。郭大姐表示,大象来了之后要花费一年的时间“慢慢打理起来”:“大象把地(踩得)太硬了,需要请人用挖机挖地,人工是挖不动的!”
而即使大象没有直接破坏茶地,如果其在村民自家茶山附近活动,出于安全考量,村民也是不能出门去采茶的——而茶叶是“等不起”的。
在大树脚村,石清茶的鲜叶一般五、六天就会长好。然而,“大象在那边几天,茶叶不及时采就老掉了。”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村民而言,这笔损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鲜叶是卖3块钱一公斤,我们两人一天能采100公斤左右。”郭大姐说道。目前,这些误工费只能由村民自己承担。
不仅如此,虽然被野象破坏的茶树有保险补偿,但其金额较低,且被踩坏的土地并不予补偿。有村民反应道:"茶叶补偿还是偏低了一些。而且去年糟蹋的茶叶现在补偿还没到账。”
大树脚村的大象横穿马路 图源:雷璐宁
此外,大象的经常出没也对茶农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
一方面,因为茶农采茶一般需要上山,经常来不及查看野象的位置,偶遇大象的事情也时常发生。有一次,村民陶大姐骑着摩托车下山的时候,突然从正面遇到几头大象,根本来不及掉头:“那当时丢了摩托车就跑啊!”后来她将摩托车捡回来送去修理的时候,发现它基本已经完全毁坏了。
而另一方面,往往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许多负责加工茶叶的村民就会来到工厂上班——但是早起有时并不安全:“我们是凌晨四点就要来做茶叶,有的时候还会被大象追哦。当时我们不知道(大象在那里),就遇上了。我们就拼命跑啊,两三头大象就在后面!”加工厂老板马大姐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旧心有余悸。
因为这些原因,部分茶农对野象也持有很多负面看法:“野象一点好处没有。它们把庄稼吃光,把茶地破坏掉。”
村民刀大姐还指出,有些茶农因为特别讨厌大象,甚至曾经用鞭炮去驱赶:“哎呀,都炸了一两年了。”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树脚村首款用于缓解人象冲突的公益商品——野象茶诞生了。
野象茶:现状与挑战
野象茶作为一款公益商品,一方面可以通过收茶让村民直接受益,另一方面将尝试改变村民对野象的看法。同时,野象茶所带来的收益还将继续反哺大树脚村。
中南屋野象茶 图源:雷璐宁
首先,中南屋会通过高于市场的价格采购大树脚村村民的生态茶。
整体而言,大树脚村茶农的茶叶收入较低。有茶农直言:“现在石清茶的鲜叶售价是每公斤三元。白蒿茶这两年市场不好,从之前的每公斤七、八块掉到五块。即使是三、四十年生态茶的鲜叶现在也只有七八块,挣的还没有台地茶多。”此外,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茶叶的价格和市场都受到了额外影响,“更不好卖了”。
通过更高价格收茶,中南屋一方面希望可以让村民增加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村民觉得能从野象身上“获益”,从而让其“不那么讨厌野象”。
“因为野象而卖得更好,那肯定是件好事!”许多村民对于野象茶的发展持积极态度。他们表示,知道是因为大象,自己的茶叶才能卖得更好;也愿意因此改变对大象的看法。
同时,野象茶的收入将100%用于缓解当地人象冲突。比如为村民安装太阳能防象灯、为当地野象监测员捐赠无人机电池、继续当地的公益商品开发等。
目前,野象茶还处在开发阶段。如果想要推出售卖,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每一步都挺难的,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公益商品。”中南屋大树脚村的项目经理海莹说道。实际上。目前野象茶的开发资金不足,大部分都来自腾讯链接的捐款。但是,目前筹款效果也不佳。
同时,由于没有专业的指导,野象茶在设计和包装阶段也发生了一些小插曲。“第一版茶叶包装用的是A4纸大小的牛皮纸袋,然后内测的时候被吐槽是牛肉干的包装。”海莹无奈地说道。
除了资金问题,海莹还指出国内目前对于公益商品的接受度不高。“我们之前做过一个小小的调研,发现国内对公益商品的认知以及可以接受的价格是相对较低的。”因此,野象茶如果正式推出售卖,那么其营销也会面临一定挑战。
虽然困难重重,但许多人仍对野象茶叶充满期待。比如,一些关心野生动物保护的企业正准备与中南屋合作,希望共同帮助大树脚村缓解人象冲突。
许多村民也表达了自己的期许:“希望能好好推广我们小地方的茶叶,让我们的茶叶给更多的人知道。”
在大树脚村,阳光明媚,绿油油的茶山连绵起伏,一位茶农正背着茶筐辛勤地采茶。而在她背后的平原上,水稻田已经成熟了。20多头野象正在大快朵颐。
大树脚村的自然风光 图源:雷璐宁
(作者:雷璐宁,张新宇,宗禹澄)
(雷璐宁,张新宇,宗禹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