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精品民宿画卷美 乡村振兴踏歌来

走进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白杨坪组,十几栋土家族式楼房分布在竹林丛中,阳光从云的缝隙间投射在山坡上,错落有致,恬静安宁。”  据统计,截至目前,江口县共发展民宿80余家,共有住宿单位608家,有床位15050余张,间接或直接带动近3万余人增收致富。

江口:精品民宿画卷美 乡村振兴踏歌来

来源:微视江口 2021-09-03 14: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精品民宿

 

/

江口

/

航拍群山之心·梵净山(摄影:游坚)
绿色是江口的底色,生态是江口的名片。
走进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白杨坪组,十几栋土家族式楼房分布在竹林丛中,阳光从云的缝隙间投射在山坡上,错落有致,恬静安宁。
▲改建前被竹林环抱的白杨坪寨子
 
这里是“群山之心”梵净山店(下称“梵净山店”),位于江口县城西北13公里处,海拔680米,晴天可远眺金顶,雨天可近赏云海。
▲从寨子放眼望去,视野开阔,直面梵净山金顶,景色尽收(摄影:游坚)
 
“以前我们这里由于耕地少,交通条件不好,不断有人选择离开,携家带口,外出务工寻求发展”。白杨坪组村民罗六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说,“好长时间这里几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土家族空心寨,一条水泥路蜿蜒而上,只有两户人家常住。”
外出务工潮让白杨坪村失去了昔日的热闹,直到2020年5月,江口县人民政府与广州翁台酒店管理公司签订《江口县“群山之心”诗歌精品民宿建设项目合同书》,“梵净山店”建设项目通过收购当地村民空置的旧宅,经过一系列地整修与改造,白杨坪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曾经被冷落的小山村日渐恢复它昔日的热闹。
 

▲2020年4月24日,新建前的整体风貌
“从清晨到傍晚,美美地待在山中,享受‘田园’生活……”袁銮说,三五好友聚坐在一起喝茶、闲聊,除了山水风光的诱惑,这些隐匿在竹林深处的民宿小院,同样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梵净山店在白杨坪组布置了29间风格迥异的客房,书店、禅修室、餐厅以及酒吧等诗歌主题度假村落要素日益完善,一方幽静里透着鲜活的地气和灵气。
 
▲有院落的拂光·山景复式独栋(摄影:游坚)
▲揽云·金顶复式loft(摄影:游坚)
 
“如今来这里享受‘田园’生活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不再满足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而是更倾向于以民宿为核心的深度休闲体验游。”梵净山店总经理田群满介绍,梵净山店做为一个民宿景点,不是简单的设计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依托“情怀”与“回忆”,让每个来过的人,记住曾经在这里与自然、与生活相融的点滴。

▲整体园景

 

旧楼穿新衣,乡村换新颜,游客醉诗景,村民归新园。江口县太平镇快场村、云舍村、寨抱村等村庄一批批精品民宿纷纷落户,良好的业态品相,不仅将当地的闲置农房予以开发利用,带动村民发展增收,还为江口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动力。
近年来,江口县精品民宿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把一处美变成一片美、全域美,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增强。古宅建筑型、精品小筑型、乡村野趣型……一座座田园院落式的精品民宿应运而生,游客入住其中,不仅可领略诗情画意的峻山秀水,还可感受此处的美景与乡愁。
“旅游是新时期江口乡村振兴的重要业态,大力发展精品民宿,是江口提升旅游业品质,推动旅游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江口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全域旅游中心主任龙超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民宿项目的推介,以盘活乡村‘沉睡’资源,邀请专家、学者对江口民宿进行走访,为其发展指明方向,通过‘把脉’民宿发展现状,引导和促进民宿经济良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据统计,截至目前,江口县共发展民宿80余家,共有住宿单位608家,有床位15050余张,间接或直接带动近3万余人增收致富。(江口县融媒体中心 张浪)
文中图片、视频均源于群山之心公众号

监制 |李 鹤 肖 剑

审核 |吴雪萍 胡 燚 龙胜鹏

编辑 | 杨 倩

投稿邮箱:jkrm6623003@163.com 投稿热线:0856-6620013

(微视江口)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