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等网络安全企业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8-16 10:29
2021-08-16 10: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据最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与之相随的是整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数字经济的飞跃式增长。众所周知,网络世界没有100%的安全,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不容小觑的安全风险。

图片1.jpg

早在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一方面彰显了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与筹谋,另一方面也让整个行业有法可依,伴随着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成为“新基建“基础设施重要部分,相关制度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官方相继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行动计划》)、《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2021年9月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其中在《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

毫无疑问,网络安全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前,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如果10年后我们还是‘网安一哥’,以当前的市值600亿,按照市场平均增长20倍算,就是600x20,等于1.2万亿,打个折,10年后也会达到万亿市值。”如今看来,这并非对未来过于理想化的畅想,而是顺应大势的理性目标了。

对于奇安信而言,实现目标的前提是稳步、大步增长,而增长底气的前提其实是产品技术沉淀和技术研发能力,这其实也是所有网安企业在大势面前抓住机会的利器。

而作为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的研发创新投入不断加码。财报显示,2020年,奇安信研发费用为12.28亿元,同比增加了17.29%。近年来,奇安信研发费用投入不断加大,截至2020年12月31日,奇安信已拥有473项网络安全领域的主要发明专利和936项主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图片2.jpg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奇安信年报

日前,有证券界分析师指出:“国内网络安全占信息化的投入比例约为3%,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在 10%以上,部分超过15%。因此国内网络安全预算有望大幅上升。”也就是说,将有更多网安企业受益于“预算增加”,当然,更好技术和研发实力成了“花落谁家“最好的评判标准。

目前看来,经历了长期技术积累的综合型网安厂商似乎更具优势,但机遇已来,空间广阔,对于更多网安企业而言,不断增加产品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投入,深化布局新技术和服务,为时不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