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时代,勇担使命 | 雅莹集团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8-13 13:50
2021-08-13 13: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民族时尚企业雅莹集团连续第三年发布了《雅莹集团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文化繁荣、真诚有爱、绿色发展、创新赋能、美好生活五大核心议题,全面回顾了雅莹集团2020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与成果,向关心和支持雅莹的社会各界人士客观地展现了企业在新时代的新气象,也彰显了其作为一家民族企业的使命与担当。

https://upload.jxntv.cn/2021/0813/1628833815208.png

与国家时代同行,雅莹社会责任战略日臻完善

近年来,一个明显的现象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崛起,中国的民族企业也更加自信,越来越多地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彰显企业的社会价值。

作为中国民族时尚品牌的一员,雅莹在2018年企业30周年之际确立了“此心庄严,优雅而立”的新使命和“志为本、顾客为本、产品为本、文化为本、人为本”的责任战略。雅莹集团董事长张华明的一段话可以作为对此的注脚:“雅莹是一个平台,不仅是事业的平台,也是促进文化、文明发展的平台,更是帮助员工和合作伙伴建设心灵、实现梦想的平台,是一个践行社会责任、有大爱精神的平台。”

在此指引下,在疫情袭扰的2020年,在面对前所未有挑战之时,雅莹集团挺身而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捐款、捐物、“捐人”,全力配合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并先后推出多项举措保障员工安全,用自身行动“稳就业”、“稳经济”。

为驰援一线防疫工作,雅莹在春节期间的15天内,累计派出501人次支援医用防护服生产线,并在不到两天时间内,将自身供应链生产线转型投入民用防护口罩生产,1个多月累计生产口罩927万只,超额完成市、区两级政府下达的任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积极贡献。此外,雅莹还捐赠人民币300万元,用于武汉、嘉兴两地抗疫工作。

在风雨中成长的民族企业雅莹深知,企业与国家、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十四五”规划公布后,雅莹以此梳理出“文化传承”、“服务双循环”、“生态环境”、“成就他人”、“回馈社区社会”等5大责任支柱,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沉淀于自身全价值链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发展,强化企业践行社会之责。

https://upload.jxntv.cn/2021/0813/1628833815533.png

发展与责任并行,解读雅莹2020社会责任关键词

创业发展33年,雅莹始终坚持企业发展要与践行社会责任并行,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经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2020年,雅莹依旧在社会责任各领域积极发力,赢得了诸多赞许,也迸发出颇多“高光时刻”。

关键词1:文化繁荣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雅莹源源不断的灵感宝库,也是中国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力量之源。

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雅莹始终以“文化为本”,旗下品牌溯源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当代时尚,打造出兼具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的高级时装。如中国雅莹,以故宫诞辰600周年为契机,以“宫雅”为主题,提取朝政、嬉乐、塞宴、戎兵等元素,开发出全新的高定时装系列,展示了中国文化与匠心技艺的当代魅力;EP YAYING则从自然和少数民族文化中提萃灵感,创意团队近年来持续远赴祖国各地,从少数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中创意创造,以当代时尚的形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此外,坐落于浙江嘉兴,占地面积37亩的“雅莹时尚艺术中心”也于2020年底开始陆续投入使用,并由此在当地形成了“时尚艺术、生活美学、创艺研发、智造物流”四大园区相互赋能的时尚产业基地,立足长三角、面向中国、走向世界,通过对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意、创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自信与繁荣。

https://upload.jxntv.cn/2021/0813/1628833815640.png

关键词2:真诚有爱

顾客的优雅美丽,是雅莹不断前行的动力。

报告显示,30多年来,雅莹始终坚持以“顾客为本”,用一颗真诚有爱的心对待消费者,用心做好产品、好服务,从创意设计到材料甄选,从匠心制作到尊享服务,始终做到爱顾客、懂顾客、感动顾客。

雅莹充分尊重顾客的意见,持续与精英顾客闺蜜对话,不断倾听和满足她们对美的追求,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尊享时尚体验。对顾客的爱与用心,还体现在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和安全。分布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的800多家精品门店,根据地域实际和顾客特点,纷纷采取差异化的服务方式,推出延伸性服务内容,包括开展高定服务、线上直播、上门服务等,通过一系列风格化、特征化的体验,让顾客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来自雅莹集团旗下品牌的爱与温暖。

https://upload.jxntv.cn/2021/0813/1628833815880.png

关键词3:绿色发展

高质量的发展,应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雅莹自创业之始坚持以“产品为本”,自2018年起,借助“浙江嘉兴——四川阿坝”东西部产业协作联合,积极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牦牛毛绒产业发展。2019-2020年,雅莹供应链共采购75吨牦牛毛绒,将牦牛毛绒综合利用率提高10%,为中国牦牛毛绒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同时,雅莹不断对桑蚕丝、新疆长绒棉、雨露麻、山羊绒、白鹅绒等“中国好材料”追本溯源,逐步构建起更绿色透明的可持续时尚产业链。

此外,雅莹注重营造绿色的办公环境。2020年,集团内部办公区域绿化覆盖面积已超过40000㎡,雅莹生活美学中心的牡丹园更成为了员工内部的“网红打卡点”。同时,雅莹始终聚焦于环保建设,积极完善自身环境管理制度,增加环保投资,牵手专业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将绿色经营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环节,正因为这些努力,2020年,集团实现100%达标排放,并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为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一个负责任企业应有的贡献。

同时,于2015年成立的循环创意部门,将生产中的废旧余料进行创意再加工,创作出编织系列、创意香囊、生肖红包等艺术生活小物。2020年,在循环创意概念的启发下,雅莹还开设了第一家线下门装定制店,以量身定制这种更加环保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的产品和体验。

https://upload.jxntv.cn/2021/0813/1628833815103.png

关键词4:创新赋能

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与“文化”构成了助推雅莹发展的双翼。尽管遭受疫情挑战,雅莹仍将占销售收入3.46%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不断加码科技创新。

2020年,雅莹不断深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策略,赋能精细化运营。集团成立了雅莹时装创新企业研究院,为供应链大技术中心3D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等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以此提升了全产业链的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加速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此外,雅莹还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在2020年成为中国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单位。同时,雅莹积极主持与参与“针织拼接服装”等共计13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推动整个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

关键词5:美好生活

投桃报李,饮水思源。2020年,雅莹集团在发展中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享受国家规划发展给予的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发扬大爱担当精神,在集团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助力社会全面进步。

在公益慈善方面,雅莹秉承反哺社会的理念,致力于教育、公益、关爱弱势群体等多领域的投资,2020年,以企业创始人命名的“张宝荣基金”,本着“扶贫、扶老、帮困”的理念,已为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思古桥村的487名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127,900元慰问金,以实际行动表达企业传递温暖、回报社会的关爱之情。

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雅莹深入贯彻国家领导有关重要指示精神,以共享发展理念,通过“村企结对”,帮助浙江省龙泉市竹垟畲族乡红坞村成功“消薄”,为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贡献了雅莹力量。

https://upload.jxntv.cn/2021/0813/1628833815950.png

  不忘初心使命,共创美好未来

从文化到环境,从创新到扶贫,雅莹始终以“专注、创新、用心成就未来”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履责形式,用爱连接起所有人。

1988年,企业创始人张宝荣先生为造福乡里,投身实业,带领34名工匠,以18台家用缝纫机,承包经营嘉兴洛东红政服装厂,开始为女性制作好衣服。“用好的材料,做好的衣服,为女性顾客带去美”,这是企业的初心,也是雅莹品牌的由来。

弹指一挥间,半个甲子已过。30多年来,雅莹秉持初心,持续为中国女性提供美丽与时尚。如今,210多个城市、800多家精品门店,每天为成千上万名女性提供时尚搭配服务。

新时代赋予了企业新的使命。“此心庄严,优雅而立”,中国的大国崛起,需要的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奋进,这对雅莹提出了更高、更强的社会责任要求。

“世界的EP,中国的雅莹”,打造代表中国的民族时尚品牌,雅莹肩负着这样的民族使命,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正如雅莹在报告中立志:面向未来,将“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以可持续的长远愿景和稳健的步伐,将中国时尚品牌带到更多的地方,与全球华人及消费者共同分享来自中国的当代优雅时尚美学,共创‘ 平衡·爱·幸福’的美好世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